首页 > 时尚 > 知识 > 为什么耳机不走时尚路线,为什么戴耳机听歌时不能坐车或者是步行

为什么耳机不走时尚路线,为什么戴耳机听歌时不能坐车或者是步行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0 12:11:25 编辑:时尚百科 手机版

1,为什么戴耳机听歌时不能坐车或者是步行

因为人的耳朵里有控制人保持平衡的器官。听耳机人运动的时候,这个功能会极大程度地衰减,会导致人身体不适
带耳塞听歌,一天不能超过八个小时。

为什么戴耳机听歌时不能坐车或者是步行

2,beats的耳机为什么被人黑的这么惨 喷子勿扰

其实beats这个品牌更多的走的是时尚路线,基本功底略差,价格主要都是品牌溢价和设计上,而且beats很多明星用,自然也推高了价格。论音质和实力,相同价格下beats要被同级对手森海、AKG、拜亚动力等虐出渣。另外用beats耳机的而也通常会被真正懂耳机的人鄙视,原因大体和上面讲的差不多

beats的耳机为什么被人黑的这么惨 喷子勿扰

3,为什么超人要穿红裤衩

一:穿在里面了,谁知道你是超人? 二:蝙蝠侠,neiku套头了; 蜘蛛侠,内衣外穿了; 超人怎么能不走时尚路线呢? 他就neiku外穿了……

为什么超人要穿红裤衩

4,有线耳机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你会觉得带有线耳机丢人吗

答案是不会,而且会更珍视,特别是高质量的有线耳机。个人认为带有线耳机的才是真正的潮流,飘逸的耳机线连接着口袋的手机或播放器,显得沉稳,老练,帅气。双手插兜,更显时尚达人气质,耳机线浅色的素雅而有气质。彩色的动感而有活力,朝气蓬勃,深色的内敛而含蓄。这是外在形象的有力提升。另外,有线能保障音乐音质的完美传输,更保真,更稳定,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电磁干扰,统统有效屏蔽,内行一看就知道你是个音乐达人,爱音乐而且是欣赏高音质音乐,本人一定是有素质,有文化,有内涵,有气质的人。不管你的小弟,小妹,大叔,大姐,音乐达人非你莫属,流行时尚定有你,现在你觉得如何。众所周知,无线耳机都是用蓝牙传输的,信号距离短,易受干扰,不稳定,输出有损耗,包括信号强度损耗和信号质量损耗,在高音质音乐的年代,对于音乐达人来说有线插头镀金都是最起码的,更何况无线,简直无忍直视,当然你要是只是听个响,那就随意了,但是时尚的你,怎么会容忍一个耳机降低你的生活质量,降低你的品位,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时尚而有品位的你,还会嫌弃有线耳机吗?我还是一直用着有线。因为我自己认为戴着有线耳机听歌比无线有感觉,而且我觉得有耳机为什么还要买无线呀?我就是上下班路上听听歌,晚上不打扰家人休息戴上耳机看看视频,没有必要换无线的。我也不开车,所以就不用。我认为东西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和需要的。生活本来就不易,真的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喜欢就好。

5,为什么头戴耳机都没有听说44得线

一般3.0的耳机线多一点
4.4是sony的平衡口输出 楼下那个耳机专家 你是砖家吧?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兄弟,那你平常玩的头戴式耳机价位一般般,想索尼的mdrz7,就是4.4得线

6,无线耳机为什么一直流行不起来

无线耳机流行不起来,价格还是主要因素。其实绝大多数用户对音质没有太高的要求,很多人用的都是手机随机附送的耳机,或者天桥上花几十元甚至十几元买的。虽然这类耳机也就是听个响,没有什么音质音效可言,但胜在便宜,丢了也不心疼。相比之下,无线耳机的价格就要比普通有线耳机贵得多,稍微有牌子的就要百元以上。如果是苹果AirPods那种没有连接线的,至少500元以上才买得到。这个价格甚至比某些国产手机还要贵了。很多人用耳机也就是上下班路上听听歌,对于这些用户来说无线耳机根本没有必要。过去很多无线耳机续航时间短,需要经常充电,而且放一段时间不用它自己就没电了。往往在需要用到无线耳机的时候,拿出来却发现没有电,这个体验实在太过糟糕了。而如果是对音质、音效有高要求的用户,更不会选择无线耳机了。因为无线耳机受到了传输速率的限制,无法达到无损的音质,更达不到HiFi的标准。相同价位的有线耳机性价比也要明显超过无线耳机。比如苹果AirPods的音质也就相当于过去有线的EarPods,价格却翻了好几倍。换成其它品牌有线耳机的话,1000块钱可以买到音质音效非常不错的产品。当然随着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纷纷开始取消3.5mm耳机孔,未来无线耳机肯定会成为主流。毕竟无线耳机携带起来要比有线耳机更加方便,造型也更加时尚。在运动式也不会因为线缆而出现“听诊器效应”。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耳机成本价格也会不断降低,相信在这两年就会变得流行开来。

7,开放式耳机为何不能出街

其实没有那款耳机是不能出街用的...只是由于开放式耳机的隔音很差..如果出街在吵杂的环境下使用外界的声音会对耳机播放的声音产生影响而已...因此开放式耳机不建议出街用...
樓上說的沒錯,另外1個缘由是通常開放式耳機不是1般的手持設備可以推好的。

8,为什么蓝牙耳机已经很好了但有些人仍然执着于有线耳机

耳机对于大家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因为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的噪音,还能够帮助自己和他人对话、听音乐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蓝牙耳机也代表着科技的一大进步,虽然蓝牙耳机非常好,但还是有些人仍然执着于有线耳机,是因为比较便宜,同时有着相应的感觉。另外也不需要充电,保存时间更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耳机大多数都是蓝牙耳机,因为这是一种时尚的标志,同时也能够证明大学生们是有品位的。然而小编就是喜欢有线耳机,蓝牙耳机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而且也必须要充电使用,很有可能充满一次电,并不能够使用很久的时间。不过有线耳机就不一样了,只需要插上手机,就可以使用,因此丢失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还不用充电。蓝牙耳机虽然有寿命,但是电池也会随之老化,那么在使用的时候,各方面的稳定性也会变差,甚至用手机连接蓝牙耳机的时候,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而且蓝牙耳机会有延迟的效果。另外蓝牙耳机的设计跟助听器有些类似,虽然戴在耳朵上,小巧一只,但是很容易丢失。就拿苹果的无线耳机来讲,一旦丢失一只,那么另外一只也是没有任何的用处,如果拿去实体店配一只,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因为有线耳机的音质是非常好的,不存在任何延迟的效果,也不用担心没电的现象,非常的方便,信号也比较稳定,不管什么时候使用有线耳机,都不会出现过时的现象。可以说蓝牙耳机想要完全取代有线耳机,那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而且使用过蓝牙耳机的人都比较喜欢使用有线耳机,从来没有听说过坏掉的,只有扔掉的现象。

9,为什么耳机线不能当做wifi的天线

wifi的天线是发射和接受共用一个天线的,耳机线当天线接收没问题,但是发射就不行了,发射要天线匹配才行,长度不是随意的,是根据电磁波波长计算出的,在天线匹配时效率最好,传输距离也最远,所以不能用耳机当天线
频率不一样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频率不一样

10,为什么能造出好音质的耳机厂商不走时尚路线

可以关注丰达电机的耳机,您会发现好多似曾相识的产品,索尼的耳塞多使用钕磁金属做耳塞单元的驱动磁体,钕磁是一种强磁体,采用它可以达到高效率驱动(高音压感度如888的108dB/mW),质量好的耳机可以看它的磁性,两只耳塞面对面对碰,看排斥力是否大,排斥力大的就是好东西的前提,索尼在线材的选用上也是使用优秀材料,如LC-OFC结晶无氧铜软线(超低内阻高效传输和柔软特性),有的高端耳机(如MDR-CD3000,MDR-R10)LC-OFC的纯度达到6N(9.99999),振膜的选用上888和CD3000都使用了鼎鼎大名的生物振膜,所谓生物振膜是用醋酸杆菌的分泌物制造的,可想而知非常稀少(贵超黄金),而回放效果更亲和人耳,音色亮丽清秀,而目前还在生产的CD3000效果如雨后晴天一样豁然开朗,声场清新开阔,娟秀如丝细腻甜美动人;索尼耳机插头多使用镀金体,目的是为了防止插头老化生锈影响信号传送,有的高端耳机如R10的插头更使用了镀镭(低辐射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传递信号,R10甚至还采用了北海道樱花木打磨雕刻的耳机声筒。总之,索尼的普通耳机包括888,都是面向一般消费者,多是时尚的数码年轻一族,索尼的随身听的设计经验已融入了耳机的设计思路,耳机的设计也是为时下流行的数码随身听设计:运动,低频,颇具冲击力的回放效果,充分满足时尚消费的需求,索尼(普通耳机)并不发烧,不可和欧洲的专业耳机相比,设计思路不一样,风格不同,低阻抗高灵敏度非常容易小巧的随身听驱动,外观性感 科技感 动感 色彩斑驳绚丽,这是索尼耳机的思路:(索尼注重市场注重包装,重视并执着于研发与创新,并注意市场定位,成功推动了随身听的普及),他并不发烧也不经典,也许您要说索尼耳机音乐渲染重(味精重),但毕竟它实用 舒服 好用 时尚 高质量和高科技。

11,你好我想问下 1随机器原配的耳机为什么无法完全插进耳机孔里

1.耳机一般是可以完全插入的,你换了别的耳机也插不进去的话,有可能是耳机插孔被堵住了。你用手电筒照进去看看是不是金属弹片断了卡在插孔里或者有异物堵住了,清理下,实在不行就要去维修站让工作人员检测下了,建议不要使用暴力插进去,否则弄坏主板就悲剧了。。。2.要设置cmwap接入点的话按我说的操作:进入设置---数据连接---接入点名称(APN),然后点击菜单键选择新建APN,名称随便设置(一般就设置为CMWAP),APN设置为cmwap,代理:10.0.0.172,端口:80,其他全部默认,保存后就ok了。

12,长时间佩戴蓝牙耳机可不是一种时尚对耳朵的危害有哪些

我们每天在街上都能看见很多人戴着耳机,不管男女老少,耳机这个产品几乎做到了人手标配。在校园里可以看见有的学生一边走路一边戴着耳机听歌,甚至有的同学骑车的时候也带着耳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可以看见很多人都戴着耳机,而且也有一部分人的耳机声音特别大,站在他边上都可以听见。现在人们这么喜爱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这种做法,会不会对自己的听力造成损伤呢?父母常常唠叨戴耳机对耳朵不好容易聋也不是没道理的,这其中的原因多数是因为耳毛细胞受到了伤害,耳毛细胞是每一个人耳朵里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耳毛细胞对大的声音非常敏感,声音容易对耳毛细胞造成损伤甚至是造成耳毛细胞死亡。在正常情况下来说,耳机是通过了一段空气传播以后才进入到我们的耳朵当中,在传播的过程当中,高频部分已经被空气吸收了一部分了,所以这样的话就不会对耳毛细胞造成过多的伤害。但是戴耳机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入耳式耳机,声源距离内耳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很小并且集中,声压会直接传递到内耳,集中到鼓膜上,在这当中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一来刺激到了神经末梢,还伤害到了耳毛细胞,既引起了听觉疲劳,又引起了听力下降。戴耳机的时候也要注意,耳机的声音不要过大,要控制好耳机音量。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听力一旦受损,那就是真的受损了,这种受损是不可逆的,耳毛细胞受到伤害以后无法再生长,受损的耳毛细胞多了,你的听力也就下降了。重点来了,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听力呢?第一、不要长时间的佩戴耳机,戴一个小时耳机就需要把耳机摘下来让你的耳朵稍微的休息一下,缓解一下听觉疲劳。第二、要控制音量,不要把耳机的声音开的过大,声音过大的话是一定会对你的听力造成损伤的。第三、最好选择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会在你的耳朵内产生一个封闭式的空间,音源又离耳道比较近,头戴式耳机音源离耳道较远,有一定的传播距离,对听力的损害会减轻一点。

13,苹果耳机里有电流声

是耳机的原因啦 IPOD的耳机本来就不好.很容易听到电流声[我怀疑IPOD只走时尚路线不走科技道] 听到杂音还说明你的是正品呵~ 我以前用索尼的就没这问题 周围的朋友都是买完IPOD后再买个森海塞尔 MX500 耳机 耳塞只能起到轻度减轻杂音的作用 建议还是换个耳机 森海的MX360.MX500或者索尼的耳机都很不错 强烈推荐 飞利浦的也很好
1.电脑没有及时清理,堆积系统垃圾太多,电脑反映缓慢,应及时清理电脑的系统垃圾和杀毒。  2.耳麦损坏,可以把耳麦和其它耳麦或电脑比较,必要时更换耳麦。  3.电脑有静电,也是主要原因。用手接触电脑机箱的铁质部分,如果电流声消失,就把一段铜线,一端接电脑后面的螺丝上,一端接地。效果极佳。  4.麦克风是否在加强状态。解决方法:把麦克风加强去掉。因为有的声卡不支持。  5.看周围有没有带磁场,带声波的东西。解决方法:把带磁场的电器(如手机,风扇拿开)。
首先耳机有杂声可能是破音问题。破音有两种情况1这个跟耳机品质有关,原装耳机有这个毛病,国内生产的附赠耳机一般品质都这样,如果想凑或听,把声音设置调到音量平衡,这样可以减少杂音2把声音跳到最大时,电流过大把耳机弄坏了,这也有可能,我把sony的耳机开最大当共放时就这样。3关于耳机不知你常听什么类型的,如果是低音建议漫步者系列,不过网上这类介绍较多,可选的也很多注意比较。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不知道你用没用麦 我的耳机今天就是这样我把麦打开再关了就好了
1. 因为耳机的阻抗太低了,导致过于灵敏。而手机作为电子器件,内部总会有微小电流流过,被耳机捕捉到就从电信号变成了声音。2. 建议换一副阻抗高的耳机就可以了。但是千万别以为是耳机质量问题,反而说明这款耳机很灵敏。

14,耳机的发展史来看概念设计和改良设计的区别

摘要 距离索尼发布全球首款随身听设备已经过去39年,距离「耳机」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过去至少137年。对于AI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耳机太平常了,以至于我们几乎都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它愈发依赖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是声音的传递者,它赋予了佩戴者独立和创造主观现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作和社交生活之间界限感的消失,耳机成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重要现代调解者。 追溯一款产品的历史,在于标记它从何而来,以了解人和时代,获得启发,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预知未来。传统就是被时代所抛弃的成规,未来意味着抛弃成规的创造。 1)1881年,Gilliland Harness肩扛式单边耳机 如果不限于音乐聆听的用途,最早具有耳机概念的产品始于1881年,由Ezra Gilliland所发明的将扬声器和麦克风绑在肩上,包含通讯设备和单边耳罩接收系统的Gilliand harness,主要用途是给19世纪的电话接线员用,而非用来欣赏音乐。这款免提耳机重量大概8~11斤,已经是当时非常便携的通话设备了。 2)1895年,Electrophone耳机 耳机的普及是因为有线电话的发明,耳机的设计进化则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在有线电话上订阅歌剧服务的需求相关。1895年出现的Electrophone家用音乐聆听系统,利用电话线将现场音乐表演和其它实况资讯转播到家庭耳机中,供订阅用户在家中享受娱乐。Electrophone耳机的形状像听诊器,佩戴在下巴而不是头部,已经接近现代耳机的原型。 3)1910年,第一款头戴式耳机Baldwin 追溯头戴式耳机的起源,已有的资料表明,第一款正式采用头戴式设计的耳机产品,应该是纳撒尼尔·鲍德温(Nathaniel Baldwin)在自家的厨房中制造出来的Baldwin动铁耳机。Baldwin改进了当时存在的耳机模型,以使它们更好地佩戴在头上,供给美国海军通讯使用。却因此影响了未来许多年头戴式耳机的造型设计,至今我们仍然或多或少地在沿用。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3 耳机的发展史来看概念设计和改良设计的区别 距离索尼发布全球首款随身听设备已经过去39年,距离「耳机」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过去至少137年。对于AI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耳机太平常了,以至于我们几乎都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它愈发依赖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是声音的传递者,它赋予了佩戴者独立和创造主观现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随着工作和社交生活之间界限感的消失,耳机成为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重要现代调解者。 追溯一款产品的历史,在于标记它从何而来,以了解人和时代,获得启发,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预知未来。传统就是被时代所抛弃的成规,未来意味着抛弃成规的创造。 1)1881年,Gilliland Harness肩扛式单边耳机 如果不限于音乐聆听的用途,最早具有耳机概念的产品始于1881年,由Ezra Gilliland所发明的将扬声器和麦克风绑在肩上,包含通讯设备和单边耳罩接收系统的Gilliand harness,主要用途是给19世纪的电话接线员用,而非用来欣赏音乐。这款免提耳机重量大概8~11斤,已经是当时非常便携的通话设备了。 2)1895年,Electrophone耳机 耳机的普及是因为有线电话的发明,耳机的设计进化则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在有线电话上订阅歌剧服务的需求相关。1895年出现的Electrophone家用音乐聆听系统,利用电话线将现场音乐表演和其它实况资讯转播到家庭耳机中,供订阅用户在家中享受娱乐。Electrophone耳机的形状像听诊器,佩戴在下巴而不是头部,已经接近现代耳机的原型。 3)1910年,第一款头戴式耳机Baldwin 追溯头戴式耳机的起源,已有的资料表明,第一款正式采用头戴式设计的耳机产品,应该是纳撒尼尔·鲍德温(Nathaniel Baldwin)在自家的厨房中制造出来的Baldwin动铁耳机。Baldwin改进了当时存在的耳机模型,以使它们更好地佩戴在头上,供给美国海军通讯使用。却因此影响了未来许多年头戴式耳机的造型设计,至今我们仍然或多或少地在沿用。 )1937年,第一款动圈式耳机DT48德国人Eugen Beyer根据影院扬声器上使用的动圈换能器原理,发明了一种微型动圈换能器,并把它镶嵌到一根可戴在头上的带子内, 由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动圈耳机DT 48。保留了Baldwin的基本设计,但大大提高了佩戴舒适度。代号中的DT是Dynamic Telephone缩写,主要为电话接线员和专业人士使用,所以当时生产耳机的目的并不是用来重现高品质音效的。5)1958年,第一款定位于听音乐的立体声耳机KOSS SP-31958年,John C. Koss与工程师Martin Lange合作开发了一款便携式立体声留声机(所谓便携,就是把所有元器件整合在一个箱子里),通过连接上图的耳机原型,可以听到立体声音乐。然而没有人对他的便携式设备感兴趣,耳机却引起人们极大的热情。在此之前,耳机是用于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的专业设备,没有人想到可以拿它来听音乐。意识到人们对耳机的迷狂之后,John C. Koss开始了第一款定位于听音乐的立体声耳机KOSS SP-3的制造和销售。此后十年,是美国摇滚乐的黄金时代,KOSS耳机诞生后就遇到了最好推广的时间,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KOSS的营销与流行文化保持同步,早在Beats by Dre之前,1966年,Beatlephones就作为Koss x The Beatles联合品牌推出。6)1968年,第一款压耳式耳机Sennheiser HD414区别于之前所有头戴式耳机的笨重和专业感,HD414是第一款轻便的、开放式耳机。所谓开放式,就是声音的密封性和对外界杂音的屏蔽性没那么好而已。HD414是第一款压耳式耳机,它严肃而有趣的工程式设计,iconic的形态,简洁漂亮,堪称经典,也侧面解释了它为什么会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头戴式耳机。7)1979年,Sony Walkman问世,把耳机带到户外Sony Walkman是全球第一款便携式随身听设备——与1958年KOSS的留声机比起来,它确算便携。Walkman解除了人们听音乐的场景限制,在此之前,人们只能在室内聆听音乐,而今可以随时随地。藉此,其后二十年,Walkman成为移动场景播放设备的统治者。它的畅销,正式把耳机从室内带到室外,从家用产品变成个人便携式产品,戴上耳机意味着时尚,意
文章TAG:为什么耳机不走时尚路线为什么什么耳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