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 > 知识 > 白茶是什么时尚语,爸爸生日送什么

白茶是什么时尚语,爸爸生日送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10 13:46:33 编辑:时尚百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爸爸生日送什么

楼主真孝顺。呵呵,终于明白啦,今年一定是你爸爸最幸福的一个生日!送礼的话,说实话这主要看你平时都送过些什么!!礼品是一个情感的载体,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让你爸爸觉得你的礼品非同寻常,倍感珍贵。 1.其实无论男女,收到任何礼物,不管大小一定都很开心,更何况在爸爸生日意外收到你送的礼物呢?给你个建议,希望你能用得上,送礼一定是根据收礼人的需求来定的,比如:你爸爸他平时有没有念叨什么想要一直没有要的东西?或者有没有成天说到说到身体不舒服,这里疼那里酸的?有没有很遗憾自己一直没有拥有的? 2.要送对礼,办对事,一定是从细节发现的,而且一定要注意:送礼一定要打动别人,举个例,如果很好面的人,一定要大方得体,拿的出手的(说白了品牌性的);如果是实在的人,一定要从内而外打动别人的;如果是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一定要营造一个非常快乐温馨的气氛融洽一下噢!当然我也可以具体给你推荐些礼品,不过推荐之前,我需要和你确定,你爸爸有什么特别固定的习惯?有什么是他平时特别喜欢的?有什么是他总是念叨,但一直都没有的?有什么是他爱吃的?其实你回答出来,你的答案也出来啦,你觉得呢? 3.现在很多很多网站都会有个性定制的礼品啦,一定要抓紧时间,要不来不及噢!何况是自己的给爸爸的礼物呢?抓紧时间吧!对了,还有其实价格不是重点,我觉得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用心!其实送礼不是刻意,而是一种本能。这样的礼物就是最好、最珍贵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启发!
剃须刀等实用性的生活用品,如果能自己亲自做一份礼物更好
把内心的话语雕刻在竹简上---这便是竹简书 想想你们相处这么长时间 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对方说的 然后都可以雕刻在竹简上的 有照片的可以刻真人照片在竹简上的 现在是追求个性的时代 普通的礼物没有新意 有个性的礼物才能引领时尚 用自己的风格设计 利用专业的技术制作 在百度找 刻心求意 就可以找到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礼物不在轻重,而是在乎心意
我在拍拍网的嘟嘟宝宝店铺购买的一款公仔 刚好遇到这店有活动,还送我一份小礼物呢,太高兴了``` 你到拍拍网搜索“嘟嘟宝宝毛绒玩具”,还有其他更可爱的玩具呢 o(∩_∩)o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采纳我哦`
给你爸爸买点茶叶 还有好点的 酒
北京黄昏艺阁油画培训中心 专业定制油画,现肖像,风景油画价格优惠50%,本工作室承诺:所售油画全部为纯手工绘制,假一赔十

爸爸生日送什么

2,古人要刷牙吗 怎么刷啊

人类刷牙的历史: 在牙膏还没有出现之前,远古人类就已经开始用野果粉、动物骨粉、烧焦的蛋壳、贝壳等来清洁口腔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盐。盐简便易得,除菌效果非凡,是清洁口腔的很好的代用品。尽管不少现代人认为引起成人病的原因之一是使用过多的盐,但在韩国,人们依然坚持认为盐对牙齿健康有益。 在数千年的造盐历史中,韩国人研制出一种特殊的盐——竹盐。竹盐是将韩国西海岸的天然盐灌进3年生竹筒内,用黄土封口,码进铁锅,再放入黄土做成的窑中,用松木并撒上松脂的火力在1000度至1500度的高温中9次煅烧而成的天然物质。竹盐的特点: 与普通盐不同的是,竹盐虽然只是用普通的天然盐作为原料,但却含有有着药效功能的竹筒、松树、松脂和黄土的精华。竹盐与普通盐的区别正在于氯化钠的分子构造和无机物含量不同。来自韩国、日本、中国、美国等国家的多名专家正努力通过研究证明其神秘的口腔疗效。 ●不同寻常的抗菌力 和普通盐一样,竹盐能对口腔疾病的预防产生作用正在于其异乎寻常的抗菌力。在韩国,权威研究机关通过试验证明:竹盐的抗菌能力最高可达到一般盐的3-5倍。韩国延世大学牙科预防院专门为竹盐进行了抑制牙虫的实验,同样证明了竹盐在抗菌力上出色的表现。 在另一方面,研究竹盐的专家们还表示:经过了高温煅烧的竹盐,竹子、松树、黄土、松脂中富含的大量无机物会慢慢渗透于竹盐中,它们将对消除盐的毒性起着奇特的作用。 无与伦比的神奇功效:1、解毒之王竹盐中含有天然硫磺和松脂的成分,可以中和、化解身体内的重金属毒素。另外,竹盐放射出的大量远红外线也具有排毒作用。竹盐的消炎、抗菌能力可以说是其他食品辅料无法比拟的;竹盐能快速、彻底地铲除人体毒素,纯净血液,净化全身;竹盐还能彻底解决便秘问题。2.平衡人体  竹盐不但矿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微量元素全面均衡,并以天然合理的结构存在,特别有助人体全面吸收;竹盐是强碱性食品辅料,能调节人体内的酸碱平衡;竹盐具有强化渗透压的功能,帮助恢复人体新陈代谢秩序,助消化、助排泄、助营养输入,激活人体的生命力。3.高能量物质  当竹盐进入人体后,能迅速溶解于水分中并放射出远红外线等高能量物质,这些能量转换为热量时,就会温暖人体内部组织,使血管舒张,血液流速加快,除了达到促进内部组织运动的效果,还能使人体内的酵素及荷尔蒙充分激化。4.惊人的还原力  具现代研究表明,竹盐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竹盐中释放出的大量电子,不仅能阻断自由基的破坏行为,还能及时修补被自由基损害的细胞。这是由于竹盐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仍然保持着原始、天然的状态,因此我们食用竹盐后身体会还原到最初的最佳状态。
刷 用盐 不确定
我想知道古时候没有牙膏,古人怎么刷牙的?解决时间:2006-...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如今,许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临睡前刷一...用盐啊,抹在牙齿上,然后用水洗,就OK了 答复: 古人用...
有呀,古代人讲究牙齿白净,康熙微服私访上不是为皇帝选美还不是说的牙齿白的问题么?

古人要刷牙吗 怎么刷啊

3,饮料营销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料的需求不在仅仅停留在可乐、雪碧、纯净水的需求水平上,越来越多的人更倾向于消费自然、健康的饮料。就在这种背景下,饮料制造企业推出了大量标榜自然、健康的饮品其中就包括了茶饮料。茶水中的茶氨酸可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细菌、病菌和真菌的入侵;茶叶中的炎黄酮可以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危险,可以帮助骨质疏松患者,还可减轻过敏病症状。EGCG是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它通过影响蛋白质降解、DNA复制与修复、细胞周期和信号传导通路等过程,诱导白血病细胞“自杀”,即茶具有抑癌作用。茶叶所含氟化物是牙本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能不断地有少量氟浸入牙组织,便能增强牙齿的坚韧性和抗酸能力,防止龋齿发生。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饮茶能抑制细胞老化,使人延年益寿。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18倍以上。饮茶可保护人的造血功能。茶叶中含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中国的茶主要分为六大类:红茶(全发酵)、绿茶(不发酵)、乌龙茶(半发酵)以及黑茶、白茶和花茶。由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积淀,再加上茶叶的各种保健疗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开瓶即饮的消费方式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茶饮料走红具有先天优势。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茶饮料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主要有以下几个: 1、在大陆靠方便面起家的台湾顶新公司推出的茶饮料(包括康师傅冰红茶及冰绿茶),康师傅冰红茶是顶新国际集团饮品事业群于1997年6月推出的一款新型饮料,它在茶的基础上加入柠檬口味。康师傅茶饮料目前在国内茶饮料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价位在2.5至3元。 2、娃哈哈出品的非常系列茶饮料(以滇红红茶和祁门红茶为原料的娃哈哈冰红茶、以有机龙井茶叶为原料娃哈哈有机绿茶,)该公司不仅准备在深圳、长沙等地设立灌装厂,而且请来“喜剧之王”周星驰演绎“天堂水、龙井茶”为主题的非常茶饮料品牌概念。 3、2002年夏天雀巢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组建的新公司———BPW推出的雀巢冰爽茶。雀巢冰爽茶创造了融合东西方茶文化的独特西式茶口味,以20至29岁的白领阶层及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为目标客户群。目前市场上仅出现500ML的PET瓶装,价位在2.5至2.8元。 4、2002年深圳方正科技采用纯正的北美花旗参、上等的百花蜂蜜、清凉润喉的罗汉果为原料推出了花旗参茶,巴比世家也推出了“花果茶”。 5、内资企业如旭日升、深圳维他奶、惠而康、小黑子及其他众多地方性品牌。 6、境外资本除了已经盘踞上海市场多年的“三得利”之外,日本啤酒品牌“麒麟”和“朝日”也进入中国茶饮料市场。 7、2004年,手揽"茶里王",统一开始了夺取中国茶饮料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攻击战。它喊着"感觉就像现泡"的营销口号,披着传达"天然"概念的外套,以"一元悬赏寻找茶里王"的语带双关的促销以及前期的狂轰滥炸的广告,风风火火杀入华南市场。此外,其还通过高调支持广州申亚、赞助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成功凭借"端午节"和"龙舟"两大传统气息浓厚的文化载体,为"茶里王"在普罗大众之间的宣传打响头炮。 在众多的竞争对手当中,康师傅茶饮料是统一茶饮料的最强硬对手。尽管康师傅在大陆推出茶饮料的时间要比统一晚,但康师傅茶饮料始终锁定新生代消费群体为营销目标,及时切中年轻消费者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状态——崇尚潮流、崇尚自我个性的表达,配合康师傅冰红茶“冰力十足”的产品口号,将产品的卖点定位于“冰酷”茶饮料,并大胆启用影视歌三栖明星——任贤齐担任形象代言人,诠释其阳光、冰酷的品牌个性。精准鲜明的产品定位,默契的代言人形象配合,再加上各地不断的歌友会及促销活动,康师傅冰红茶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销售业绩成倍增长,成为2000-2002年大陆茶饮料大战中最大的赢家,占据了大陆冰红茶市场的头把交椅。

饮料营销策略

4,古人刷牙吗刷的话用什么牌子的牙膏啊高露洁还是纳爱斯啊 搜

用盐白牌的牙膏
用盐白牌的牙膏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盐水漱口
竹盐
用茶水淑口

5,古代人是怎么刷呀的

用茶漱口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中国古代人很讲究的哦 生活上也很卫生 一、牙刷 1、杨柳枝 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石窟196窟西壁有晚唐时期刷牙的画面。牙刷是柳枝做成的。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牙刷和刷牙资料。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 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在赤锋县大营子村挖掘出土的辽庆应九年(公元595年)的附马墓中,有两把骨柄牙刷,长19厘米,有8 个栽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有金属丝结扎过的痕迹,牙刷栽毛部的长度为2.5厘米,与现代牙刷极为 相似。而外国的栽毛牙刷则是在公元15~17世纪才有的。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 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2、木条 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古人已经知道利用半圆形木条来刮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据说,这种木条缘自印度 和中国,最终传入日本。起初,这种“牙刷”是僧侣在祭祀以前用于洁净牙齿的用具,后来逐渐被普通人使 用。 后来,有人在这种木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木条一端削尖,另一端做成刷状 二、牙膏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 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公元1552年,明代医学家江瓘编辑的《名医类案》一书中,载有用薄荷玄明散(制作方法:薄荷60克, 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 。 公元1590年,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白芷条下,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 古代医学文献还载有用细辛9克,白芷9克,青盐9克,冰片9克,荜茇9克,共研极细末擦牙,以治风寒牙 痛;用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以治虚火牙痛;用咸橄榄核(烧存性)3枚,青黛0.9克 ,冰片0.3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及齿龈,以治疗牙龈出血;用没食子18克,生石膏30克,补骨脂18克,香 白芷12克,青盐6克,熟石膏3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或用皂荚煅成灰与食盐混合,共研极细末擦 牙,预防龋齿。还有就单用食盐细末刷牙。
用手刷吧,也有用盐的
最早时期 肯定用手自己刷.... 很无奈....
用一种草药熬汤,之后加水直接喝到嘴里,在嘴里倒来倒去,反复多次,就吐掉!

6,刷牙的最正确方式是怎么刷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每天都刷牙,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得刷牙的学问,所以学会正确刷牙对保持个人的口腔卫生极为重要。 刷牙的作用 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洁的主要方法,它能消除口腔内软白污物、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而且有按摩牙龈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刷牙对于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特别是对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和龋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刷牙的好方法 竖刷法: 就是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在同一部位要反复刷数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菌斑及软垢,并能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形保持正常。 颤动法: 指的是刷牙时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牙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伸人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当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可以刷2-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侧面都刷于净。这种方法虽然也是横刷,但是由于是短距离的横刷,基本在原来的位置作水平颤动,同大幅度的横向刷牙相比,不会损伤牙齿颈部,也不容易损伤到牙龈。 生理刷牙法: 指的是牙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轻刷。这种方法如同食物经过牙龈一样起轻微刺激作用,促进牙龈血液循环,有利于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 总之,刷牙要动作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但要反复多次。牙齿的每个面都要刷到,特别是最靠后的磨牙,一定要把牙刷伸入进去刷。如果将前面的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则效果会更好。每次刷完牙,如果不放心,还可以对着镜子看一看是否干净了,只有认真对待,才能保证刷牙的效果。 刷牙不正确引起的坏处 牙石刺激 由于不经常刷牙,使附着在牙齿上的菌斑逐渐地形成牙结石后,牙结石会经常不断地刺激牙龈,即可引起牙龈发炎、出血。 龋洞刺激 牙齿在靠近牙龈处因蛀牙形成了黑褐色的龋洞后,其边缘不整齐而呈锋利状,常会刺激牙龈发生溃疡而引起出血。 牙周疾患 当牙齿周围发生病变时,其主要症状是牙龈水肿、发炎、新生血管充血扩张,一旦咀嚼或刷牙时,常可引起出血。若发生牙周病则发展为齿槽脓肿或牙齿松动,更易发生牙龈出血。 上述几种是最常见的牙龈出血的局部原因。还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牙龈出血。如血液病,包括各型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粒性白细胞减少症等。在临床上也发现有些生长在牙龈上的肿瘤,包括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到牙龈的肿瘤,极易发生出血现象。某些疾病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肾炎后期等,可引起凝血机能低下或因缺乏维生素C引起严重贫血者,也可出现牙龈出血。对上述这些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牙龈出血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另外,有些妇女在青春期或妊娠期,由于内分泌调节的变化,牙龈出血也时有发生,此时期过后多能自愈,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牙龈出血,首先应该到医院弄清楚出血原因,由牙周炎、牙龈炎引起的需要到口腔科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口腔卫生;如全身疾病引起牙龈出血应及早到内科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同时对口腔应用1%~3%的过氧化氢溶液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防止因出血而引起口臭。 刷牙的姿势 虽然刷牙是人们每天都要做的事,但真正会正确刷牙的却不多见。多数人都是采用类似"拉 锯"式的横向刷牙法,这种刷牙方法虽然也能清除牙面上的部分污垢,但是却容易擦伤牙龄 和牙齿表面,长期下去还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每当进食酸、甜、冷、热等食物时, 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酸痛感。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生长的方向刷,先将牙刷平放在口 腔里,刷毛轻压牙龈的边缘,然后轻轻转手手碗将刷毛逐渐转向牙面,上牙从上往下刷,下 牙从下往上刷,反复刷动。每刷一个地方,需要往返5~10次,这样既能清洁牙齿表面和牙 缝,又能使牙龈得以适当的按摩。刷完外面,再刷里面。牙齿的内面最容易藏垢纳污。刷上 下前牙的内面时,应将牙刷竖起来,沿牙缝上下提拉刷动,刷后面大牙(臼齿)的咬合面时, 则用横刷方法来回刷。 刷牙的时间 许多人认为刷牙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然而最新研究表明,科学刷牙时间应为2分钟、用力150克。刷牙时间过长、用力过大,并不会使牙齿更干净,相反却可能损害牙齿的保护膜,给牙齿带来永久性损伤。 英国最新一期《临床牙周病学》刊登了纽卡尔索大学西斯曼主持的一项试验结果。他们对12人进行了为期4周的研究,这些人采取16种不同刷牙方式,刷牙时间为30秒至3分钟,力量75至300克。 电脑记录分析了他们的刷牙方式和刷牙前后的牙垢情况。结果表明,牙垢随着刷牙的时间和力度的增加而减少,但当刷牙时间超过2分钟、用力超过150克时,牙垢不再相应减少。西斯曼说,刷牙时间过长、用力过大,并不会使牙齿更干净,相反会增加牙齿保护膜遭损的可能性。他说,如果牙刷接触面积小,虽用力不大,但压力还是会很大。普通人如果难以确定刷牙力度,应咨询牙医。 刷牙的好工具 请挑选: (1)刷头小,在口腔中转动灵活。 (2)刷毛排列合理,一般是2~3排,便于清洁牙齿和刷牙后牙刷本身清洗。刷毛选用优质尼龙丝,细而有弹性。 (3)刷毛的顶端呈圆形,刷牙时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 (4)牙龈萎缩需要用牙间刷。 (5) 此外,民间流传加浓茶固齿法也是一种扩牙的妙法。做法是:用中下等茶叶泡浓茶,每次饭后用来漱口,使残留在齿缝里的食屑自然脱去,而不用牙签剔牙。
古人如何刷牙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7,古代有牙刷吗古人怎么刷牙

古人用盐 然后用手指戳
盐水漱口
用盐、清茶水。
(一)“口齿乌髭” 据张果《医说》记载,南梁刘峻所著《类苑》中有首歌谣,题作《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梁就刊刻于石碑的“口齿乌髭”,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 据上述碑文,这种疗效神奇的牙膏被用来“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说我国古代没有牙刷?其实,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卫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仅有用中药煎汁漱口,还有刷牙护齿的方法。1954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959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明,中国的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如今,许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临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国历代中医著作则不仅以为睡前比晨起漱洗对护齿尤为有效,更倡导每餐必漱,医学名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就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 至老坚白不坏。”这是十分科学的。当然,“齿至老坚白不坏”的说法只是强调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总免不了会有伤病,包括常有的缺损。如今牙科对缺损者,常采用镶补的医疗措施,以恢复牙齿的功能。不知者,必以为很现代;知之者则会想起《新修本草》——在这部唐代由国家颁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中,已有用白锡、银箔、水银合成银膏,以作牙科充填物的记载。见于《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补牙的记载,还表明我国的牙科医疗技术,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也有青盐用布或者手指,在不然上面提到的古代牙刷,用这些蘸了,擦牙齿,然后用清水漱口。 古时候有段时间很流行一种妆啊,黑齿,桶子们挺住了啊,就是把牙齿全都染成黑色,是为美.不敢想啊~审美观念和现在差太多.也许这样好啊,反正都染黑黑了,一劳永逸,考虑什么洁齿啊~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古今都认为确有良效。李时珍也说,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风吹水无痕 2008-06-21 19:56 检举Alice的感言: 谢谢 你觉得这个答案好不好? 好(1756)不好(163) 秦汉时期: 关于口腔、牙齿之清洁、健美、疾病、保健已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即指牙齿要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反之,对牙齿参差不齐者则称之为龃龉,咬合不齐者病之为龊,排列不正者称为龇,不平整者为龋,均视之为病态。为了保持口腔卫生和预防牙齿疾病,除强调饭后漱口等外,此时尺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末三国东吴时代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两端分别为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小杨枝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研究者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此小杨枝也就是今之牙签的雏形(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2):23-24,1981)。 三国两晋南北朝: 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西晋始见”牙签”之记载。晋·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8(3):1-9,1981)之语。其制法虽不知其详,但可看出,牙签当时尚属罕见之物。 隋唐五代时期: 揩齿以保口齿清洁,当时已渐趋流行。其方法主要有“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两种,《处台秘要》中载有“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手指揩齿法见于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至于洁牙剂,或为盐、或为药物散剂。 两宋时期: 《太平圣惠方》指出刷牙匠早晚行之。《太平圣惠方》还载有药膏药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在宋代已有植毛牙刷。宋·周守中《养生类纂》:“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在欧洲,约500年后所记述的植毛牙刷与周守中的记录相同。 PS:两宋后,根据资料来看中国的口腔清洁方法没有再发展,想是一直沿用旧法。不过口腔各种病理的医疗倒有着一定的发展。 另附上关于"漱"的记载: "漱"即洗涤的意思。在古书中早有记载,例如:《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洗。"说明古代已养成了早晨进行"盥洗"的习惯。这里的"盥洗"也可能包括漱口在内。直接关于"漱口"的记载,见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这里指的是饭后漱口,也有人主张晚上漱口,认为晚上漱口对保护牙齿有更大的效果。宋代张呆著《医说》;"世人奉养,往往倒置,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后来有更多人主张,每天早晚两次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 在刷牙工具没有发明之前,古代漱口普遍采用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除有维生素外,还含有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单宁具有抗菌、杀菌作用。氟化合物确有防止龋齿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关于酒剂漱口,《医说》:"刘几年七十余多,精神不衰,每一饮酒辄一漱口,虽醉不忘也,曰此可以无齿疾。"这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后,我国人民在含漱法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揩齿法。 此外,有关学者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因为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不过,墩煌石窟中的壁画表明,古人是用右手中指当“牙刷”用的。到明代更有人主张用左右手同时擦牙。可见,那时的牙刷使用还不是普遍。 莫高窟的经变画,如唐《劳度叉斗经变》中,描绘“外道”最终皈依佛法时,常常进行洗浴、剃度、揩齿的情景。揩齿就是刷牙。古人刷牙的方法正像画上这样:先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蘸些药物,抹在牙齿上,再用牙刷去刷。 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不仅如此,鉴于牙齿的健康在全身健康方面所居的重要地位,印度人还把赠送杨枝作为“祝您健康”的一种表示呢。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在往昔,齿木据说是僧人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辰起及餐毕,僧人都要将齿木嚼成细条状,用来剔除齿间残物。它兼有牙刷和牙签的功能。洁牙之后,方可去诵经礼拜。佛经《华严经》上甚至把嚼杨枝归纳有十大好处。它们是:1.消宿食;2.除痰疾;3.解众毒;4.去齿垢;5.发口香;6.能名目;7.润泽喉咙;8.唇无皱裂;9.增益声气;10.食不爽味。 当然,虽说杨枝是洁牙的常用“齿木”,但齿木又并非只限于杨枝。百姓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找寻合适的洁牙材料。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所以它们也可以成为齿木。 没有牙膏的时代,大家不仅能找到洁齿的材料,而且用“嚼”的方法来洁齿,看来比“刷”更为方便,实用。那么,咀嚼嫩树枝用以洁牙的效果
文章TAG:白茶是什么时尚语白茶是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 穿什么女装比较时尚,哪些时尚女装好看穿什么女装比较时尚,哪些时尚女装好看

    本文目录一览1,哪些时尚女装好看2,有什么好的时尚女装品牌要适合8090后穿的3,女装什么牌子比较好类似小欢喜里海清陶虹的那种穿搭4,夏天穿什么比较时尚5,哪种女装品牌最时尚6,有什么比较时尚.....

    知识 日期:2025-07-10

  • 炫舞时尚俏靴哪个图鉴,qq炫舞时尚中心鞋子梨粉淑颖炫舞时尚俏靴哪个图鉴,qq炫舞时尚中心鞋子梨粉淑颖

    qq炫舞时尚中心鞋子梨粉淑颖点开全图卡鉴-鞋子-找到梨粉淑颖查看获得方式哦哦干什么2,qq炫舞中时尚生活的鞋子图鉴合成,或者抽卡可以获得╭══╮╭╯ΘΘ║╰⊙═⊙╯。oо○百度知道爱.....

    知识 日期:2025-07-10

  • 中国哪个城市穿的比较时尚,请问中国哪里的衣服比较好看中国哪个城市穿的比较时尚,请问中国哪里的衣服比较好看

    请问中国哪里的衣服比较好看杭州的,比较时尚2,中国内地哪个城市最时尚上海,中国的时尚之都上海3,哪个地方比较时尚大连了,中国的浪漫之与浪漫都我感觉是杭州和上海4,哪个地方衣服最时尚广州~.....

    知识 日期:2025-07-10

  • 黑色和墨绿色哪个颜色时尚,男的 皮肤有黑点黑色和墨绿色穿哪个颜色好看黑色和墨绿色哪个颜色时尚,男的 皮肤有黑点黑色和墨绿色穿哪个颜色好看

    本文目录一览1,男的皮肤有黑点黑色和墨绿色穿哪个颜色好看2,黑色裙子显老还是墨绿色显老3,黑色和绿色哪个好看4,黑色和墨绿色的羽绒服30岁的男士应该选择哪个颜色5,黑色和绿色哪个好看6,经典.....

    知识 日期:2025-07-10

  • 男士西装哪个牌子好点时尚,请问男士西装什么牌子的好一点男士西装哪个牌子好点时尚,请问男士西装什么牌子的好一点

    请问男士西装什么牌子的好一点跟阿玛尼同工厂的但是价格确实三分之一的ByCreations(柏品)的西装就不错,我就买了一套,感觉很值。休闲点?你要什么档次的?中档的国产牌子有罗蒙,七匹狼,雷迪波尔.....

    知识 日期:2025-07-10

  • 什么叫时尚休闲凉鞋,今年流行什么款式的凉鞋什么叫时尚休闲凉鞋,今年流行什么款式的凉鞋

    今年流行什么款式的凉鞋流行天美意款的鞋子,时尚舒服,,就是太贵了,一双鞋子的3-400百呢2,昨天有人说你穿的凉鞋有个性是啥意思可能你的凉鞋比较时尚,比较好看,所以别人才会说你的凉鞋有个.....

    知识 日期:2025-07-10

  • 液晶电视如何维修屏,液晶电视屏坏怎修液晶电视如何维修屏,液晶电视屏坏怎修

    液晶电视屏坏怎修2,电视液晶屏坏了怎么办3,电视的屏幕坏了怎么办4,液晶电视机屏幕碎了一片地方应该怎么修5,液晶电视花屏怎么修1,液晶电视屏坏怎修液晶屏只能换,还没办法修。液晶屏故障现象:.....

    知识 日期:2025-07-10

  • tcl手机白屏怎么处理,TCL手机白屏自己怎么修tcl手机白屏怎么处理,TCL手机白屏自己怎么修

    TCL手机白屏自己怎么修2,tcl智能手机怎样刷机我的手机故障是开不了机老是响了但是一直3,手机白屏怎么办自己能修好吗4,为什么我的TCL手机root即将成功时总是白屏无论在电脑上还是手机上5,T.....

    知识 日期: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