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 > 经验 > 一把弓弩都有什么零件,奇幻乐园连发弩装啥配件

一把弓弩都有什么零件,奇幻乐园连发弩装啥配件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2 23:53:45 编辑:维修百科 手机版

1,奇幻乐园连发弩装啥配件

弩袋。在奇幻乐园游戏中,连发弩是一个伤害高精准度高的一把中近程武器,可以通过加装弩袋配件,将连发弩的弩箭子弹扩大4发,让玩家在游戏中的容错率更高。

奇幻乐园连发弩装啥配件

2,诸葛连弩怎么做

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被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诸葛弩作为我国古代军事科技的代表一直被后人仿制。制造诸葛弩的材料使用家家都有的筷子,上图是制作完成的各部件分解图,将这些零件制作完成后用502或是木工胶粘黏起来即可。组合完成之后组装好弩弦和弩机,一把迷你诸葛弩就完成了。将弩箭放入箭匣,前推杠杆让弩弦挂入勾槽。向后扳动弩机杠杆使弩弦绷紧即可发射,动作十分简单。

诸葛连弩怎么做

3,弓弩的使用寿命

弓弩的使用寿命大约1000次。一般弓弩的弓弩寿命≥1000次,其中训练箭杆≥30次。弓弦、弩架寿命周期内初速、精度、威力等要不低于指标要求,寿命周期内主要零部件不允许出现损坏、裂纹等。弓弩由弩架、弓弦、白光瞄准镜、上弦器、箭头、箭杆(实战箭杆30支、训练箭杆30支,与实战箭杆有区别标识)、携行包、贮运箱及维护保养工具等组成。弓弩的特点弓弩的造价虽然昂贵,但是其功能是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具有无声,无火,其隐蔽性好,适应环境能力强,在潮湿环境中即使弓弩被浸泡可以正常使用。弓弩没有声音,没有火焰,根本不会暴露目标,因此可以轻松干掉了敌方哨兵进行潜伏。而今天再先进的微声武器,其实都有声音,会被警惕的敌人发现,但弓弩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弓弩的使用寿命

4,弩是最适合做马骑弓兵的武器这种武器是如何制作的

弩是最适合做马骑弓兵的武器,这种武器是如何制作的?弩在热兵器还未出现的古代,其作用如同现在的步枪。第一、弩是由弓与弓托组成的,他们在发射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首先将玻璃纤维板通过机械数控床精准的切割最原始的部件,切割后的纤维板表面粗糙,需要放入震动槽中接受磁石的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粗纤维会被打磨掉,使它们看起来更加光洁。随后,在制好的弩币与其他的小零件印着图案后,便可以开始组装环节。第二、首先是将两个弩币之间加上一个弩臂轴,弩臂轴是用来连接弩壁以及为弩箭准备发射的通道。工作人员将弩壁两端分别放上复合凸轮,以此方便放置弓轭与弓弦,并能使使用者更加省力。随后,工人使用外字形绕法将弓轭分别固定在弓臂的两侧。这种绕法很好的分布了使用时的压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接着在弓轭的基础上连接弓弦,虽然二者都是由一根绳子制成的,但是作用却极为不同。弓遏是用来保持弓弩的整体形状,防止长久不使用带来的形变,而弓弦则是用于释放弓箭。第三、工人将打造好的弓托进行六侧的扣动扳机测试,以此来确保使用时的稳定性。经过了测试的烘托被装入准备好的外壳之中,并为其家装一个现代瞄准镜的底座,再简单的调试一下,最后便是简单的将宫托与弓臂进行组合,然后再在前方加装一个足灯。眼睛对准瞄准镜,对准目标,达成三点一线,威力巨大的弩箭精准射中目标。虽然现在弩箭退出了兵器舞台,但是作为防身与爱好,仍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至此,弩的制作过程就已经结束了。

5,秦弩的秦弩构造

秦弩由国家同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秦弩木臂一般长60~75厘米,宽4~5厘米。木臂前端有合口。上唇短下唇长,正好嵌住弓弣。再用皮条绑扎。往后系结在木臂两侧的耳上。这样弓与臂紧密无间。蹬弓拉弦和射箭时的反作用力与震动便不能使其脱开松动了。弩臂上有凹型箭道,可以盛箭并增大了与箭的表面接触面积,增大了发射阻力。但是箭道可以有效的固定箭簇在弩臂上的位置,提高于准确性,防止了放空弦导致的发射失败。所以增加的一点阻力无关大碍。而且箭道一般都经过精细的打磨,显得异常的光滑,上面也涂漆、涂蜡,用以减少发射时箭与箭道的摩擦力。弩臂后部装有发射瞄准装置,这是一套用青铜精密铸造的组件。由望山、悬刀、牛组成。望山是瞄准装置。但秦代其上还没有刻度,一般高7.5~8.5厘米;悬刀也就是现代的扳机。一般长9.5~10.5厘米;牛是设计的最精巧的物件。牙与悬刀相联,但是不直接承力,而是通过牛为枢纽。上弦时,弩手拉弦抵于望山,望山后移,牙正位后牛复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悬刀,弓弩就进入备发状态了。如果弩机发射,过程正好与上弦正好相反。弩弓扳动悬刀,牛一松更下沉。牙没有了支持,/顷力下沉,弓弦带箭飞离。这种精密的设计极大提高了投射可靠性,误发率大大降低,而且减少了发射时的震动,可以大幅提高射击命中率。秦弩机上具人性化的设计有三:1.在悬刀四周用竹片作环状的关,以防止不慎触悬刀而发伤人。这也从侧面反映秦弩射击时有完整的制式的编队与严格的射击流程。2.在木臂下端两侧开凹槽,便于手持指抠,这不禁让人想起现代枪具那五花八门的握柄设计。从这点细节的精细设计也反映了秦人对于精确射击的极力追求。增工时制凹槽以使手得力,手得力则持弩稳、弩稳则射击精准。3.弩机各部零件大小标准全国统一,可以互换,已有初步标准化和通用化概念。秦箭都是由镞、禀(箭杆)、羽和栝(箭末小叉)组成。镞是青铜所制,而且镞头一般都是三棱锥体,实战证明,三棱锥体的稳定性和穿透力都是最好的。如同现在的三棱枪刺,箭杆有竹和木两种。镞铤插入细竹中,外缠细丝绳,然后表面再涂漆,一般前段70%是朱红色,后段涂褐色的生漆。栝两端尖锐,一般尖叉有1厘米深,用来把箭稳定在弦上,完整的箭通长68·72厘米。

6,少了这两样东西大秦帝国的弩其实是吹出来的

“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吴越春秋》上所载的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弩与弓原理相同,正是由弓发展演化而来的兵器。通过将黎、独龙、景颇、苦聪、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木弩上的骨质悬刀(即扳机),与在数个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骨片作比对,考古学家认定这些骨片就是骨质悬刀。也就是说,中国最原始的弩可能早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便已诞生。但是,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极大程度地限制了性能,弩一直只能作为狩猎用具来使用。直到春秋时发明了青铜弩机,才使得弩的性能有了不小的改善、足以作为兵器投入战争使用。青铜弩机是一种转轴联动式的装置,一般包括牙、望山、悬刀、牛、键等部分。“牙”为左右对称两片,中间容纳箭栝(箭尾扣弦的部位),用于卡弩弦;“望山”用于瞄准,与“牙”铸为一体;“悬刀”就是扳机;“牛”(又称“钩心”),用以销住“悬刀”卡口;“键”就是轴销,用来将各部件合成整个装置,并固定在弩臂后端的空间里。一般认为,弩箭上弦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张弦装箭前,用手扳起望山,使牙上升、与弩臂垂直,牛被带起,牛的下齿卡入悬刀卡口内,弩机进入待机状态。接着将弩弦张开,扣在牙上。二是直接拉弦到牙,压倒牙即自动使钩心进入悬刀刻口,形成闭锁待发状态。弦上好后,将箭放入弩臂上方的槽内,箭栝在左右两片牙之间顶在弦上。然后弩手借助望山、箭簇与目标三点一线瞄准,扳动悬刀,牛脱离悬刀卡口,牙前倾下缩,弦瞬间失去阻力,将顶在其上的箭弹射出去。即便再怎样强力的强弩,只要扳动弩机,立刻便会发射,正可谓“四两拨千斤”。三棱箭簇装填上弩之后,其中一棱垂直于弩臂,可以起到准星的作用,更方便进行三点一线的瞄准,因此成为弩箭的一种常见形制。根据实际应用的不同,箭矢不光会有截然不同的外观形制设计,还会有不同的重量与重心设计。比如重箭通常用来破甲;轻箭则可用来射鸟。又比如近战用箭,重心在前三分之一处;守城用箭,重心则在前五分之二处。由于张弓与张弩的拉距不可相提并论,箭矢的飞行速度也不同,于是弓和弩所使用的箭矢长度一般也不同,弩箭要相对短一些。但除了一些派特殊用场的军用箭矢,一般常用的军用箭矢不论是配弓使用的、还是配弩使用的,在要求杀伤力更高、穿透力更强、中箭后难以拔出处理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到了战国时期,弩的使用已经普及,长铤箭簇的出土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弩的发射力道比弓要大,若继续使用通常的箭簇,容易造成箭在飞行过程中因体轻而造成轨迹弧度过大,命中率不高,或者命中目标时箭杆折断等现象。为克服上述弊端,适当增加铤的长度,提高箭体重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兵马俑坑里出土的许多箭簇长约38.4厘米到41.9厘米,铤长则为33.9厘米到37.7厘米,说明这些箭簇是为了适应弩的使用而制造的。兵马俑坑里出土的秦代弩,表明了秦弩是战国制弩技术的集大成者。相比各地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战国时期弩,秦弩的弩臂要长10至20多厘米。弩臂的加长,增大了弩弓的张力,也增加了弩的射程。另外,通过研究秦弩青铜弩机的铭文,可以看出当时弩的制造生产已具有了一定的标准化水平,虽然还不能做到零件完全互换,但同一零件之间的标准误差已经都以毫米计了。▲兵马俑坑里出土的秦弩的青铜弩机,可见弩机部件上的铭文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频繁战争导致的需求,弩在实际应用中持续得到了改进。到汉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强弩,这些弩在汉匈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构成了当时汉军装备上的明显优势之一。汉代弩性能愈发优异,使用更加普及,可以说是建立在两项重大构造改进之上的。▲汉式弩机工程图其一,是西汉时普遍应用了的铜质的“郭(弩机匣)”。战国弩与秦弩的弩机是没有郭的,各个零件直接装到弩臂中去。这样的结构不够牢固,同时削弱了弩机和弩臂的强度,拆装也很不方便。有了郭之后,先将各个零件牢固地安装在郭中,再将郭整个嵌入弩臂上的弩机槽里。弩机和弩臂的强度得到了增强,为日后弩的力量和射程不断加大创造了条件,拆装也比以前方便了。铜质郭出现后,迅速流传开来,甚至连在西汉同时期的云南滇族墓中发现的弩机都带郭了。其二,是望山这个弩的瞄准装置在西汉时期得到了改进。从现在少数民族所使用的木弩来看,原始弩是没有望山这个部件的。至战国时期的青铜弩机上,才有了望山。望山的作用有二:一是用手扳起望山,就能使牙上升、与弩臂垂直,并带起牛,让弩机进入待机状态,非常方便;一是射击时,可以利用高耸的望山进行三点一线的瞄准,提高命中率。可实际上来看,望山瞄准的这项功能是有瑕疵的。由于箭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运动轨迹会呈一抛物线。如果瞄准时完全平视目标,箭每次都会击中目标的下方。距离目标很近时,这种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距离越远,误差越大。这个问题对于以射程为一卖点的强弩而言是致命的。古人可能很早就发现了这一问题,却只能仰赖射手丰富的经验在射击时进行临场微调、校正箭的飞行误差。随着使用经验与科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到西汉时终于得以大致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大幅度增加了望山的高度,也就是加大了瞄准时的可校正范围,使得射击可以在较大距离内达到较高准确性;另一方面,则是在望山上增加了刻度,使得原来只能依靠经验来进行大致校正的射手,可以按照刻度进行更精确地校正。迄今为止,在望山上增加刻度的弩机,最早的一例样本是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里发现的。但是,这类带有有刻度的望山的弩机在两汉的出土物中相当少见,当时显然属于数量稀有的先进器具。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7,秦国军队中所向无敌的秦弩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生产队在骊山北麓山前洪积扇台塬打井,挖掘工作进行到第三天,村民发现有夯土痕迹,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发现了残破的陶俑。闻讯赶来的考古人员对陶俑进行了鉴别,认为是秦陵的陪葬文物,同时又进行了试发掘,挖出了更多的陶俑。7月15日,秦俑考古工作队正式入驻工地,经过发掘,发现打井处的地下是一个长方形的陪葬坑,总面积14,269平米,这就是著名的秦俑一号坑。1976年上半年,工作人员又在一号坑的附近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秦俑坑出土了多种姿态的陶俑,其中有不少俑的姿态都是在操纵弓弩,如著名的立射俑和跪射俑,就分别代表了张弩和进弩的状态。另外,秦俑坑出土了大量的弩和箭镞,和秦俑坑中出土的其他武器一样,这些弩的外部也套着麻布制成的韬。由于这些弩都是竹木所制,因此其本体大多早已腐朽,留着坑里的只有痕迹。弩是一种源于弓而不同于弓的远射武器。考古发现的青铜弩机晚至战国时期,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最晚在商周以出现了弩。弩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木弩转变成青铜弩机的弩。秦单人弩分为蹶张和臂张两种,都有所装备,蹶张弩是脚踏弓于,臂拉腰拽,以全身之力上弦,所以弩的发射速度远不如弓。但发射出的箭镞威力极大。飞行速度几倍于弓。所以蹶张弩机发射时,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的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著名的文物考古专家孙机先生指出:“世界上最早将弩装备正规军,并使之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是中国。”《史记》记载,历史上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首次显示了弩这一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同时也反映了齐军中广泛使用弩的事实。中原地区的韩国则是制造名弩的国家。“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还有魏国的军队,作为战国早期变法成功的强国,更是大量装备弩。“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荀子·议兵》)“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史记·苏秦列传》)。地处西部的秦军也是“强弩在前,锬戈在后”。足见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都大量装备了强弩。秦代弩的种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秦俑坑发现的弩弓遗迹多达数百处。从完整的弩弓遗迹判断至少应有三种不同形制的弩,弩弓为木质均已腐朽,朽木残长130至140厘米,弩臂也已腐朽,末端安有青铜弩机,弩机通高16.5厘米,望山高5.5厘米。这是秦俑坑发现数量较多的一种弩。同时在一号俑坑还发现一种形制特殊的弩,它是在残长64厘米的弩臂上重叠了一根木条,在弩臂上还夹有铜饰件。显然这些装置都是为了增强弩臂的承受强度,说明它是一种张力更强,射程更远的劲弩。在二号俑坑还发现一处特大型号的铜镞,每支重量达100克。较其它铜镞一倍。这不仅是秦俑坑也是兵器史上发现型号最大的铜镞。使用这种铜镞的必然是一种张力更大,杀伤力更强的弩。弩出土时装在用麻布制作的弩衣内,木质部分虽已腐朽,但青铜弩机出土后仍然活动自如,表明秦代弩机的制作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代的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可谓弓弩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著名大将军李广以汉大黄参连弩,射匈奴左贤王数人(《史记·李广传》)。大黄参连弩乃西汉最最著名的劲弩,它可能是在秦朝连弩的基础上制成的,而军中只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军才有资格使用,表明这种弩在当时并不多见。“大黄弩”、“大黄具弩”、“大黄力十石弩”均见于居延汉简。这几种弩也是仅次于大黄参连弩的强弩。军种常见的弩则有“具弩”“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和“十石具弩”,足见汉弩种类多达十余种。据孙机先生考证“石作为计算强度的单位,引满一石之弩,需相当于1石(约30公斤)重物之力”。“三石弩约射189米,四石弩射252米,以此类推十石弩的射程可达600米以上”。那么大黄参连弩的射程就会更远。也正是由于汉弩射程的增大和蹶张开弩。汉代弩机的望山又发明了刻度,“它的作用如同近代步枪的标尺,射者可据此控制镞端的高低,找出适宜的发射角,以便准确命中目标”。这样以来便大大提出了弩的命中率与杀伤力。到宋朝时中国弩达到了巅峰,以后至元代便逐渐地退出战争主流舞台,由于蒙古的征服战争,中原传统的制弩技术失传,到明代虽有弩的装备,但主流武器是弓箭和火器,有记载明代的弩射程不过50步,在那个世代发展火器是朝代潮流。秦弩由国家统一督造,弓干扁圆,一般长130~145厘米,为桑木制作,但却又不是所谓的单质弓。因为整个弓干皆由密实的皮条缠扎。这样不仅增强了弓干的结构强度,而且皮条的韧性极好,弹力强,可以积蓄更多的能量,以桑木为芯,外缠皮条的复合弓干,结合了自然界中植物弹力和动物弹力。秦弩木臂一般长60~75厘米,宽4~5厘米。木臂前端有合口。上唇短下唇长,正好嵌住弓弣。再用皮条绑扎。往后系结在木臂两侧的耳上。这样弓与臂紧密无间。蹬弓拉弦和射箭时的反作用力与震动便不能使其脱开松动了。弩臂上有凹型箭道,可以盛箭并增大了与箭的表面接触面积,增大了发射阻力。但是箭道可以有效的固定箭簇在弩臂上的位置,提高于准确性,防止了放空弦导致的发射失败。所以增加的一点阻力无关大碍。而且箭道一般都经过精细的打磨,显得异常的光滑,上面也涂漆、涂蜡,用以减少发射时箭与箭道的摩擦力。弩臂后部装有发射瞄准装置,这是一套用青铜精密铸造的组件。由望山、悬刀、牛组成。望山是瞄准装置。但秦代其上还没有刻度,一般高7.5~8.5厘米;悬刀也就是现代的扳机。一般长9.5~10.5厘米;牛是设计的最精巧的物件。牙与悬刀相联,但是不直接承力,而是通过牛为枢纽。上弦时,弩手拉弦抵于望山,望山后移,牙正位后牛复位。牛上承牙力,下抵悬刀,弓弩就进入备发状态了。如果弩机发射,过程正好与上弦正好相反。弩弓扳动悬刀,牛一松更下沉。牙没有了支持,/顷力下沉,弓弦带箭飞离。这种精密的设计极大提高了投射可靠性,误发率大大降低,而且减少了发射时的震动,可以大幅提高射击命中率。秦弩机上具人性化的设计有三:1.在悬刀四周用竹片作环状的关,以防止不慎触悬刀而发伤人。这也从侧面反映秦弩射击时有完整的制式的编队与严格的射击流程。2.在木臂下端两侧开凹槽,便于手持指抠,这不禁让人想起现代枪具那五花八门的握柄设计。从这点细节的精细设计也反映了秦人对于精确射击的极力追求。增工时制凹槽以使手得力,手得力则持弩稳、弩稳则射击精准。3.弩机各部零件大小标准全国统一,可以互换,已有初步标准化和通用化概念。秦箭都是由镞、禀(箭杆)、羽和栝(箭末小叉)组成。镞是青铜所制,而且镞头一般都是三棱锥体,实战证明,三棱锥体的稳定性和穿透力都是最好的。如同现在的三棱枪刺,箭杆有竹和木两种。镞铤插入细竹中,外缠细丝绳,然后表面再涂漆,一般前段70%是朱红色,后段涂褐色的生漆。栝两端尖锐,一般尖叉有1厘米深,用来把箭稳定在弦上,完整的箭通长68·72厘米。箭镞都是成束的插在箭菔中的。箭照是盛箭器。很多秦兵复原图上要么不画箭箙,秦弩复原图好似箭镞直接从弩手后背长出来一样,要么画的箭菔挎于腰间好像是唐朝的胡禄,甚至是一个大皮桶,实际上秦兵马俑坑中出上过完整的秦箭菔,一般都是用麻编制的长方体的袋子,口大底小,底垫木版,箭菔口有环,背竖一根60厘米长的木条。上端有头制云头型,用藤条绕环。箭菔上皆髹漆。考古挖掘出来的弩箭虽然介绍秦俑的著作很多,但是对于箭菔的携带方式,却都语焉不详。有人认为是系于腰间,还有人想当然的认为是背负如同现在的背书包一样。四平八稳的,也许古人没有现代人聪明,可是残酷的战争让他们明白,战场上快0.1秒,那也可能是决定生死的。所以携带的方式一定既要让箭不在运动中脱箙也要在战时能最快最方便的取出。但由于弩机上弦需用全身之力,所以系于腰间不便于上弦,而背负式就没有这个缺点。而且汉承秦制,虽然秦兵马俑中的兵俑与箭镞散乱一地,不能直接看出背负方式,但是在汉代的兵马俑中,如徐外I汉俑中却有背负箭菔的兵俑,而且箙口在背后向右倾斜,便于取箭。结合汉俑身上画的丝绳与杨家湾汉俑负章的方式,再加上秦弩手俑旁出土的一米长的朽绳,我们便可推导出秦弩手背负箭箙的方式:用绳先在射手左肩结环,系于箭菔背板上的环上,然后依次穿过箙口的四个小环。再从右腋下穿出,最后与前于左肩的绳环系于胸前。箭菔通过结环与肩腋的高度差,使箭菔自然右倾。这样既稳定又便于取箭。秦弩手的上弦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轻装弩手,他在一号坑主阵之前,身上没有甲衣的防护。用三段连射的方式摧敌前锋,灭敌锐气。由于侧重于机动,所以他们上弦时只能蹬弓于地立直弩臂,俯身拉弦。而二号坑的重装弩手都是跪于地,他们上弦的时候,如果起身拉弦即浪费时间,又碍人视线,更会破坏阵形,造成混乱。所以,重装弩手上弦时都是坐地,伸直腿脚蹬弓干,脚夹弩臂,手臂借腿力腰力上弦,而后取箭咬弦瞄准射击。一排排的弩手不断分批的拉弦、上箭、射击组成了漫天箭雨,而且每个人都带百支箭,持续作战能力非常强。秦国的弩手虽然是国之精锐,配备着最精良的武器,但是他们可能连自卫的剑都没有。如果他们佩有长剑,一是上弦时不方便,二是即使带剑,如果敌人冲到面前,他们的自卫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周围都有手持长柄兵器的专人护卫。重装弩手身上的铠甲,与其说是防卫敌人白刃攻击的,不如说是在两军对射中,取得一定的防护优势。 秦军的重装弩机手便可看作是帝国的一个缩影。他们身挂复合甲手持强弩,组成了一个独立的方阵,进则摧枯拉朽,退则坚若磐石。弩机赋予他们超强的远程打击能力,类似于当今美国提出的不接触战争。把自己置于敌人打击范围之外,单向的打击对手,再加上机动的车骑混合编队,与一号坑的本阵相配合,奇正相合,本阵展开正面对敌,重弩手守则强弩压阵,攻则集中火力,侧击破敌。车骑混合编队则迂回包抄。
文章TAG:一把弓弩都有什么零件弓弩有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

  • 如何加大热水器水压,储水热水器如何增大出水口水压如何加大热水器水压,储水热水器如何增大出水口水压

    储水热水器如何增大出水口水压2,电热水器因水压太小流出来的水很小有什么办法可大一点3,怎样给电热水器加压1,储水热水器如何增大出水口水压热水器只要进水压力增大,出水口水压也自然加大,.....

    经验 日期:2024-03-01

  • 卡特307旋转怎么拆,307拆方向盘螺丝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卡特307旋转怎么拆,307拆方向盘螺丝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307拆方向盘螺丝顺时针还是逆时针2,如何拆下307收音机3,307转向锁如何拆4,04年的标致307空调旋钮怎么拆5,307标志前球头怎么拆1,307拆方向盘螺丝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逆时针同问。。。2,如何拆下.....

    经验 日期:2024-03-01

  • 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了,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回事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了,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回事

    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回事2,手机经常自动关机是何原因3,手机总是自动关机是什么原因4,智能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回事5,手机频繁自动关机是什么原因1,手机自动关机是怎么回事电池松了没电了没电.....

    经验 日期:2024-03-01

  • 怎么经营汽车维修店,怎样经营好汽车维修店怎么经营汽车维修店,怎样经营好汽车维修店

    怎样经营好汽车维修店2,如何开一家汽车维修店3,如何开好汽车修理店4,如何开汽车修理店都应该注意什么5,如何开汽车维修店1,怎样经营好汽车维修店目前,市面上的汽车修理店良莠不齐,大多是“小.....

    经验 日期:2024-03-01

  • 电压力锅不跳闸怎么修,电压力锅不跳绿灯怎么打开电压力锅不跳闸怎么修,电压力锅不跳绿灯怎么打开

    电压力锅不跳绿灯怎么打开2,电压力锅不跳闸怎么修3,电压力锅不会跳闸怎么维修4,电压锅煮稀饭不跳闸5,全自动电压力锅不自动跳是怎么会事6,电压力锅不跳怎么办7,电压力锅煮饭不会自动跳闸是什.....

    经验 日期:2024-03-01

  • 电炒锅露电是怎么会事,20千瓦电炒锅工作中漏电开关跳闸什么原因电炒锅露电是怎么会事,20千瓦电炒锅工作中漏电开关跳闸什么原因

    20千瓦电炒锅工作中漏电开关跳闸什么原因2,电炒锅为什么热了漏电凉时没事3,电炒锅露电是什么原因呀4,电炒锅漏电怎么办1,20千瓦电炒锅工作中漏电开关跳闸什么原因是电路中存在对地漏电或是.....

    经验 日期:2024-03-01

  • 4s无基带应该怎么解决,iphone4s基带坏了怎么办4s无基带应该怎么解决,iphone4s基带坏了怎么办

    iphone4s基带坏了怎么办2,iPhone4S基带问题怎么恢复3,苹果4s刷机后基带没有了怎么回事1,iphone4s基带坏了怎么办需要重新刷机。1、先检查SIM是否松动,然后重新开机。2、还是不行的话,去手机.....

    经验 日期:2024-03-01

  • 学修家电一年能学的怎么样,家电维修学徒怎么样学修家电一年能学的怎么样,家电维修学徒怎么样

    家电维修学徒怎么样2,学家电维修有前途吗3,家电维修前途怎么样4,学家电维修好吗5,现在学维修家电怎么样1,家电维修学徒怎么样家电修理技术不好学哦,市场也越来越小,原因是好多家电坏了就不要.....

    经验 日期:2024-03-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