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 > 问答 > 什么是液晶屏y轴,手机触摸屏结构 如何区分XY

什么是液晶屏y轴,手机触摸屏结构 如何区分XY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2 07:27:48 编辑:维修百科 手机版

1,手机触摸屏结构 如何区分XY

根据屏体的走线来判断从出线处判断,通常为X1,Y1,X2,Y2的线序也就是说1,3脚对应X轴,2,4脚对应Y轴

手机触摸屏结构 如何区分XY

2,液晶电视屏Y轴怎么识别

在液晶电视的显示屏上,其中横轴为X轴,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纵轴即为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液晶电视屏Y轴怎么识别

3,段式液晶 字符式液晶 图形式液晶的区别

区别在于液晶上集成的液晶控制器,就是液晶上的那几个掩膜黑块块。段式一般没有专门的控制器,显示的东西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把显示的内容直接开模做。有专门的多段码液晶驱动控制芯片。字符型、图形式的液晶则有控制器(要翻译MCU送来的控制命令)。不同的控制器指令不一样。而具体的液晶结构,也需要不同的控制器。主要是点阵结构、扫描模式。详细的可HI我,没分不想多打字了...哈哈哈
段式液晶指的是液晶显示控制的方式,和数码管控制方式一样,比如8字分7段显示控制。字符式液晶指液晶控制的直接为字符,其实和段式道理一样。比如E字直接为1线控制即可。图形式液晶指显示的直接为图形,和上面的道理一样。只是某个图形可以分为几段也可以分为一段控制。还有就是点阵液晶,为X轴多少点Y轴多少点,比如128*60指的是X轴(即横向)128点Y轴(即纵向)60个点。点阵液晶可以任意组合,代替上面几种。其实不管段式液晶 字符式液晶 图形式液晶也好只是在刻板印刷时的设计不一样,道理和控制是一样的。
一般带汉字显示的设备用图形点阵液晶(因为图形点阵液晶显示的内容比较丰富、灵活,但价格相对较高),其它不需要汉字显示或者简单汉字显示的中高档仪表用段式液晶(因为段式液晶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但显示的内容不太灵活)

段式液晶 字符式液晶 图形式液晶的区别

4,液晶电视屏幕y轴怎么供电的

Y轴都是由PCB边板的供电脚和信号脚飞线上去Y轴的供电脚和信号脚,让其电压和信号能正常供电上去。y轴是指屏立边左或右有连接屏面的贴片控制板,这就是所说的y轴。断y就是指断掉或叫撕掉液晶面板的Y轴,是有驱动模块及元器件的贴片。

5,日立IPS技术液晶屏是一个什么技术

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   概述:由LG和Hitach共同开发的广视角液晶显示技术。由于视角大,颜色显示准确,成为唯一能真实还原色彩的液晶面板,因而被广泛用于医疗,印刷,科研行业。近年随成本下降,加压驱动解决了IPS严重的响应问题,DFC技术提高了对比度问题,开始进入民用市场。   原理: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于2001推出的面板技术,它也被俗称为“Super TFT”。我们知道,传统LCD显示器的液晶分子一般都在垂直-平行状态间切换,MVA和PVA将之改良为垂直-双向倾斜的切换方式,而IPS技术与上述技术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只是在加电/常规状态下分子的旋转方向有所不同。注意,MVA、PVA液晶分子的旋转属于空间旋转(Z轴),而IPS液晶分子的旋转则属于平面内的旋转(X-Y轴)。为了配合这种结构,IPS要求对电极进行改良,电极做到了同侧,形成平面电场。这样的设计带来的问题是双重的,一方面可视角度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液晶分子转动角度大、面板开口率低(光线透过率),所以IPS也有响应时间较慢和对比度较难提高的缺点
液晶的面板一般分为 TN 、PVA、 IPS三种版最主流的板。 TN就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差的板,但价格相对便宜。 PVA 成本要高些。色彩和视觉更加丰富有16.7M色 和160度以上的视觉。 IPS 是日立发明的,成本很高、画面更加好,看上去有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6,液晶电视屏Y轴怎么识别

摘要 y轴是指屏立边左或右有连接屏面的贴片控制板,这就是所说的y轴。断y就是指断掉或叫撕掉液晶面板的Y轴,是有驱动模块及元器件的贴片,在屏幕的左右边,俗称屏耳朵,小屏只有一边,大屏两边都有。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30 液晶电视屏Y轴怎么识别? y轴是指屏立边左或右有连接屏面的贴片控制板,这就是所说的y轴。断y就是指断掉或叫撕掉液晶面板的Y轴,是有驱动模块及元器件的贴片,在屏幕的左右边,俗称屏耳朵,小屏只有一边,大屏两边都有。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您,谢谢,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7,什么是液晶

1888年,澳大利亚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溶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 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报警毒气等.例如,液晶能随着温度的变化,使颜色从红变绿、蓝。这样可以指示出某个实验中的温度。液晶遇上氯化氢、氢氰酸之类的有毒气体,也会变色。在化工厂,人们把液晶片挂在墙上,一旦有微量毒气逸出,液晶变色了,就提醒人们赶紧去查、补漏。 液晶种类很多,通常按液晶分子的中心桥键和环的特征进行分类。目前已合成了1万多种液晶材料,其中常用的液晶显示材料有上千种,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液晶显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彩色显示、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便于携带等。由于这些优点。,用液晶材料制成的计算机终端和电视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等。液晶显示技术对显示显像产品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
F.Reinitzer在1888年首先观察到液晶现象。这位奥地利生物学家加热胆甾醇苯甲酸晶体时发现,当温度升至145.5℃时,晶体熔化成乳白色粘稠的液体,再继续加热到178.5℃,乳白色粘稠液体变成完全透明的液体。翌年,Reinitzer将上述试样送到德国O.Lehmann处,请为之作检验。Lehmann确认此种物质呈现出光学各向异性,并根据这种“兼有液体流动性和晶体光学各向异性的液体”的特性,建议称之为“液晶(liquid crystal)”。1.分子的位置和取向有序 普通的无机物或有机物晶体分子在晶格结点上作有规则排列,即构成所谓的晶格点阵,是三维有序的。这种结构使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如光学各向异性,介电、介磁各向异性等。当晶体受热后,在晶格上排列的分子动能增加,振动加剧,在一定压力下,达到固态和液态平衡时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熔点。在熔点以下这种物质呈固态,熔点以上呈液态。在液态时,晶体所具有的各种特性均消失,变为各向同性的液体。某些有机物晶体熔化时,并不是从固态直接变为各向同性的液体,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相”。如胆甾醇苯甲酸晶体加热时,出现两个温度突变点,前一个是其熔点(mp)为145.5℃。高于此温度,晶体熔融为混浊的液体。只有到达178.5℃时,才转变为清澈的液体,这个温度被称为清亮点(cp)。熔点与清亮点之间的相态是一种中介相。处于中介相状态的物质,原有分子排列位置的有序在熔化后丧失或大大减少,但是还保留分子平行。某种情况下,分子能自由平动,但是它们的转动总是受限制的;分子长轴取向的长程关联在中介相中还是可以得到。因此一方面具有像流体一样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另一方它又具有像晶体一样的各向异性,这样的有序流体就是液晶。在熔点和清亮点之间为液晶相区间,这个区间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相变化。当物质从各向同性的状态中冷却时,类似晶体的特征又恢复。这种中介相热力学上是可逆的。2.序参数和取向分配函数液晶排列有序程度的度量由序参数S给出:S=1/2<(3cos2θ-1)> (1)式中θ是分子长轴与某些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三角括号表示(3cos2θ-1)的平均值:式中,?(θ)函数描述的是整个样品内液晶分子的角度统计分布。积分的?(θ)sinθdθ 函数可以看作在立体角sinθdθ内绕长轴的那一部分分子。这样,方程式(2)的分母是一种归一化条件。而整个积分是个平均过程。 根据取向分布函数?(θ) 在0°~180°范围内的积分值,可给出棒状分子在固态、液晶态、液态中取向分布的差别(图1)。棒状分子处于固态时,θ=0处,?(θ)为一个尖锐峰,表示分子只能绕晶轴振动。而在液态(各向同性)时,所有取向都是可能的,?(θ)是个常数。液晶相具有一定的有序取向,是介于固相、液相之间的有序介晶相。由(1)式可以看出,当分子完全平行排列时,也就是在结晶的固体中,所有分子的θ值均为零,S=1,表明完全有序。当分子处各向同性的液体时,分子的所有取向角都是可能的,即cos2θ= 1/3,S=0,表示完全无序。一般向列相液晶的有序参数为0.3-0.8。S值是随温度变化的,其依赖关系有严格的理论推导,但一般可用近似公式计算: S=K〔(Tc-T)/Tc〕式中 Tc-向列相液清亮点,℃;K-比例常数;T-向列相液晶的温度,℃。随温度增加,S值下降,达到清亮点(即各向同性)时,S值降到零。 除了温度对序参数的影响外,液晶分子的结构对序参数也有影响。例如,实验证明,S值与分子结构中所含的环结构有关,刚性基团或使分子刚性增加的因素都能提高序参数。末端烷基链长度的增加将使序参数逐渐降低。分子极化度小,S大,相反,分子易于极化,则S相应较小。 X射线、紫外、红外和核磁共振技术都可用于测量序参数。典型的液晶序参数S(T)值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2。在室温或室温附近,4-甲氧基亚苄基-4ˊ-丁基苯胺(MBBA)是液晶相,序参数范围为0.3~0.7,清亮点时,迅速降为零。

8,什么是平板电脑坐标触摸屏

是平板电脑坐标触摸屏
这是我为你找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触摸屏原理 一、触摸屏的工作原理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摸屏来代替鼠标或键盘。工作时,我们必须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下面对上述的各种类型的触摸屏进行简要介绍一下: 1、 电阻式触摸屏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图) 这种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的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硬化处理、光滑防擦的塑料层、它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涂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1/1000英寸)的透明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 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电阻类触摸屏的关键在于材料科技,常用的透明导电涂层材料有:A、ITO,氧化铟,弱导电体,特性是当厚度降到1800个埃(埃=10-10米)以下时会突然变得透明,透光率为80%,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又上升到80%。ITO是所有电阻技术触摸屏及电容技术触摸屏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实际上电阻和电容技术触摸屏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层。 ?? B、镍金涂层,五线电阻触摸屏的外层导电层使用的是延展性好的镍金涂层材料,外导电层由于频繁触摸,使用延展性好的镍金材料目的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工艺成本较为高昂。镍金导电层虽然延展性好,但是只能作透明导体,不适合作为电阻触摸屏的工作面,因为它导电率高,而且金属不易做到厚度非常均匀,不宜作电压分布层,只能作为探层。 1.1四线电阻屏 四线电阻模拟量技术的两层透明金属层工作时每层均增加5V恒定电压:一个竖直方向,一个水平方向。总共需四根电缆。 特点:高解析度,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处理,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 具有光面及雾面处理。 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1.2五线电阻屏 五线电阻技术触摸屏的基层把两个方向的电压场通过精密电阻网络都加在玻璃的导电工作面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两个方向的电压场分时工作加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层镍金导电层只仅仅用来当作纯导体,有触摸后分时检测内层ITO接触点X轴和Y轴电压值的方法测得触摸点的位置。五线电阻触摸屏内层ITO需四条引线,外层只作导体仅仅一条,触摸屏得引出线共有5条。 特点:解析度高,高速传输反应。 表面硬度高,减少擦伤、刮伤及防化学处理。 同点接触3000万次尚可使用。 导电玻璃为基材的介质。 一次校正,稳定性高,永不漂移。 五线电阻触摸屏有高价位和对环境要求高的缺点 1. 3电阻屏的局限 不管是四线电阻触摸屏还是五线电阻触摸屏,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比较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及办公室内有限人的使用。电阻触摸屏共同的缺点是因为复合薄膜的外层采用塑胶材料,不知道的人太用力或使用锐器触摸可能划伤整个触摸屏而导致报废。不过,在限度之内,划伤只会伤及外导电层,外导电层的划伤对于五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没有关系,而对四线电阻触摸屏来说是致命的。 2、 电容式触摸屏 2.1电容技术触摸屏 ?? 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式触摸屏是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2.2电容触摸屏的缺陷 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我们知道,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系数有关。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 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准确。例如:开机后显示器温度上升会造成漂移:用户触摸屏幕的同时另一只手或身体一侧靠近显示器会漂移;电容触摸屏附近较大的物体搬移后回漂移,你触摸时如果有人围过来观看也会引起漂移;电容屏的漂移原因属于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环境电势面(包括用户的身体)虽然与电容触摸屏离得较远,却比手指头面积大的多,他们直接影响了触摸位置的测定。此外,理论上许多应该线性的关系实际上却是非线性,如:体重不同或者手指湿润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总电流量是不同的,而总电流量的变化和四个分电流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关系,电容触摸屏采用的这种四个角的自定义极坐标系还没有坐标上的原点,漂移后控制器不能察觉和恢复,而且,4个A/D完成后,由四个分流量的值到触摸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X、Y坐标值的计算过程复杂。由于没有原点,电容屏的漂移是累积的,在工作现场也经常需要校准。 电容触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就会伤及夹层ITO,不管是伤及夹层ITO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ITO层,电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3、红外线式触摸屏 (红外线式触摸屏工作原理图) 红外触摸屏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红外触摸屏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路板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触摸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因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触摸物体都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 早期观念上,红外触摸屏存在分辨率低、触摸方式受限制和易受环境干扰而误动作等技术上的局限,因而一度淡出过市场。此后第二代红外屏部分解决了抗光干扰的问题,第三代和第四代在提升分辨率和稳定性能上亦有所改进,但都没有在关键指标或综合性能上有质的飞跃。但是,了解触摸屏技术的人都知道,红外触摸屏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红外线技术是触摸屏产品最终的发展趋势。采用声学和其它材料学技术的触屏都有其难以逾越的屏障,如单一传感器的受损、老化,触摸界面怕受污染、破坏性使用,维护繁杂等等问题。红外线触摸屏只要真正实现了高稳定性能和高分辨率,必将替代其它技术产品而成为触摸屏市场主流。 过去的红外触摸屏的分辨率由框架中的红外对管数目决定,因此分辨率较低,市场上主要国内产品为32x32、40X32,另外还有说红外屏对光照环境因素比较敏感,在光照变化较大时会误判甚至死机。这些正是国外非红外触摸屏的国内代理商销售宣传的红外屏的弱点。而最新的技术第五代红外屏的分辨率取决于红外对管数目、扫描频率以及差值算法,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000X720,至于说红外屏在光照条件下不稳定,从第二代红外触摸屏开始,就已经较好的克服了抗光干扰这个弱点。 第五代红外线触摸屏是全新一代的智能技术产品,它实现了1000*720高分辨率、多层次自调节和自恢复的硬件适应能力和高度智能化的判别识别,可长时间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任意使用。并且可针对用户定制扩充功能,如网络控制、声感应、人体接近感应、用户软件加密保护、红外数据传输等。 原来媒体宣传的红外触摸屏另外一个主要缺点是抗暴性差,其实红外屏完全可以选用任何客户认为满意的防暴玻璃而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和影响使用性能,这是其他的触摸屏所无法效仿的。

9,液晶显示屏的构造

液晶显示器(LCD) 目前科技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在计算机周边中拥有悠久历史的显示器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便于携带与搬运为前题之下,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及LED显示板等等,皆受制于体积过大或耗电量甚巨等因素,无法达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 2. 液晶的诞生 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他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称为螺旋性甲苯酸盐的化合物,在为这种化合物做加热实验时,意外的发现此种化合物具有两个不同温度的熔点。而它的状态介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液态与固态物质之间,有点类似肥皂水的胶状溶液,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也由于其独特的状态,后来便把它命名为「Liquid Crystal」,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不过,虽然液晶早在1888年就被发现,但是真正实用在生活周遭的用品时,却是在80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收音机与电视的发明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利用此一原理,RCA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的屏幕。尔后,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举凡计算器、电子表、手机屏幕、医院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有辐射计量的考虑)或是数字相机上面的屏幕等等。 令人玩味的是,液晶的发现比真空管或是阴极射线管还早,但世人了解此一现象的并不多,直到1962年才有第一本,由RCA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乔.卡司特雷诺(Joe Castellano)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来描述。而与映像管相同的,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是由美国的RCA公司所发明的,却分别被日本的新力(Sony)与夏普(Sharp)两家公司发扬光大。 3.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由于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流动特性,所以已经可以说是一个中间相。而要了解液晶的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我们必须来解释液晶的物理特性,包括它的黏性(visco-sity)与弹性(elasticity)和其极化性(polarizalility)。液晶的黏性和弹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具有排列性质的液体,依照作用力量不同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效果。就好像是将一把短木棍扔进流动的河水中,短木棍随着河水流着,起初显得凌乱,过了一会儿,所有短木棍的长轴都自然的变成与河水流动的方向一致,这表示着次黏性最低的流动方式,也是流动自由能最低的一个物理模型。 此外,液晶除了有黏性的反应外,还具有弹性的反应,它们都是对于外加的力量,呈现了方向性的效果。也因此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进,产生了自然的偏转现像。至于液晶分子中的电子结构,都具备着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所以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便很容易的被极化产生感应偶极性(induced dipolar),这也是液晶分子之间互相作用力量的来源。而一般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就是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藉由外部的电压控制,再透过液晶分子的折射特性,以及对光线的旋转能力来获得亮暗情况(或著称为可视光学的对比),进而达到显像的目的。 4. 液晶显示器的种类 液晶显示器,英文通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依驱动方式来分类可分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以及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三种。其中,被动矩阵型又可分为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及其它被动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而主动矩阵型大致可区分为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二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MIM)二种方式。(详细的分类请参考附图)TN、STN及TFT型液晶显示器因其利用液晶分子扭转原理之不同,在视角、彩色、对比及动画显示品质上有高低程次之差别,使其在产品的应用范围分类亦有明显区隔。以目前液晶显示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以及层次而言,主动式矩阵驱动技术是以薄膜式晶体管型(TFT)为主流,多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及动画、影像处理产品。而单纯矩阵驱动技术目前则以扭转向列(TN)、以及超扭转向列(STN)为主,目前的应用多以文书处理器以及消费性产品为主。在这之中,TFT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需求较高,而TN及STN所需的技术及资金需求则相对较低。 5. 液晶显示器的运作原理 如以上所提,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大多以TN、STN、TFT三种技术为主轴,因此我们就这从这三种技术来探讨它们的运作原理。 TN型的液晶显示技术可说是液晶显示器中最基本的,而之后其它种类的液晶显示器也可说是以TN型为原点来加以改良。同样的,它的运作原理也较其它技术来的简单,请读者参照下方的图片。图中所表示的是TN型液晶显示器的简易构造图,包括了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光板,具有细纹沟槽的配向膜,液晶材料以及导电的玻璃基板。 其显像原理是将液晶材料置于两片贴附光轴垂直偏光板之透明导电玻璃间,液晶分子会依配向膜的细沟槽方向依序旋转排列,如果电场未形成,光线会顺利的从偏光板射入,依液晶分子旋转其行进方向,然后从另一边射出。如果在两片导电玻璃通电之后,两片玻璃间会造成电场,进而影响其间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其分子棒进行扭转,光线便无法穿透,进而遮住光源。这样所得到光暗对比的现象,叫做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简称TNFE(twisted nematic field effect)。在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几乎都是用扭转式向列场效应原理所制成。STN型的显示原理也似类似,如下图,不同的是TN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的液晶分子是将入射光旋转90度,而STN超扭转式向列场效应是将入射光旋转180~270度。 要在这边说明的是,单纯的TN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情形(或称黑白),并没有办法做到色彩的变化。而STN液晶显示器牵涉液晶材料的关系,以及光线的干涉现象,因此显示的色调都以淡绿色与橘色为主。但如果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加上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之任一像素(pixel)分成三个子像素(sub-pixel),分别透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再经由三原色比例之调和,也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色彩。另外,TN型的液晶显示器如果显示屏幕做的越大,其屏幕对比度就会显得较差,不过藉由STN的改良技术,则可以弥补对比度不足的情况。 6. 液晶屏幕的驱动方式 在TN与STN型的液晶显示器中,所使用单纯驱动电极的方式,都是采用X、Y轴的交叉方式来驱动,如下图所示,因此如果显示部份越做越大的话,那么中心部份的电极反应时间可能就会比较久。而为了让屏幕显示一致,整体速度上就会变慢。讲的简单一点,就好像是CRT显示器的屏幕更新频率不够快,那是使用者就会感到屏幕闪烁、跳动;或着是当需要快速3D动画显示时,但显示器的显示速度却无法跟上,显示出来的要果可能就会有延迟的现象。所以,早期的液晶显示器在尺寸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并不适合拿来看电影、或是玩3D游戏。 为了改善此一情形,后来液晶显示技术采用了主动式矩阵(active-matrix addressing)的方式来驱动,这是目前达到高数据密度液晶显示效果的理想装置,且分辨率极高。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做成的硅晶体管电极,利用扫描法来选择任意一个显示点(pixel)的开与关。这其实是利用薄膜式晶体管的非线性功能来取代不易控制的液晶非线性功能。 如上图,在TFT型液晶显器中,导电玻璃上画上网状的细小线路,电极则由是薄膜式晶体管所排列而成的矩阵开关,在每个线路相交的地方则有着一弄控制匣,虽然驱动讯号快速地在各显示点扫瞄而过,但只有电极上晶体管矩阵中被选择的显示点得到足以驱动液晶分子的电压,使液晶分子轴转向而成「亮」的对比,不被选择的显示点自然就是「暗」的对比,也因此避免了显示功能对液晶电场效应能力的依靠。 7. TFT型液晶显示器的运作原理 TFT型的液晶显示器较为复杂,主要的构成包括了,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首先液晶显示器必须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荧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因此我们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

10,液晶显示屏是什么原理里面有所谓的液体么

液晶显示器主要原理为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不是,液晶显示器是用液晶材料来显像,液晶显示器,也就是俗称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屏幕,液晶板的主要材料是液晶。常见的液晶显示设备有TN、STN、DSTN与TFT,前三种之制造基本原理皆相同,成为被动式矩阵液晶,而TFT则较为复杂,因保有记忆性,而称为主动式矩阵液晶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占空间小、面板厚度薄、重量轻、可平面直角显示、耗电量低、无电磁波辐射、无热辐射等优越性,使之逐渐取代传统CRT映像管显视器。扩展资料:一部液晶显示器,是由液晶面板,供电模块,控制模块及外壳所构成,液晶面板之于液晶显示器,就如同映像管之于传统显示器,CPU之于计算机般的重要。液晶显示器在接收到讯号后,将画面完整呈现所需要的时间。若讯号反应太长,在播放动态影像时就会有延迟现象产生,一般计算单位为毫秒ms,此值愈小愈好,反应时间越快速,移动的画面才不会有尾影拖拽的感觉。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液晶显示屏
1. 液晶显示器(LCD) 目前科技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在计算机周边中拥有悠久历史的显示器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便于携带与搬运为前题之下,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及LED显示板等等,皆受制于体积过大或耗电量甚巨等因素,无法达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2. 液晶的诞生 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他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称为螺旋性甲苯酸盐的化合物,在为这种化合物做加热实验时,意外的发现此种化合物具有两个不同温度的熔点。而它的状态介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液态与固态物质之间,有点类似肥皂水的胶状溶液,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也由于其独特的状态,后来便把它命名为「Liquid Crystal」,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不过,虽然液晶早在1888年就被发现,但是真正实用在生活周遭的用品时,却是在80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收音机与电视的发明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利用此一原理,RCA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的屏幕。尔后,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举凡计算器、电子表、手机屏幕、医院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有辐射计量的考虑)或是数字相机上面的屏幕等等。 令人玩味的是,液晶的发现比真空管或是阴极射线管还早,但世人了解此一现象的并不多,直到1962年才有第一本,由RCA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乔.卡司特雷诺(Joe Castellano)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来描述。而与映像管相同的,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是由美国的RCA公司所发明的,却分别被日本的新力(Sony)与夏普(Sharp)两家公司发扬光大。3.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显示器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由于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不但具有固态晶体光学特性,又具有液态流动特性,所以已经可以说是一个中间相。而要了解液晶的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我们必须来解释液晶的物理特性,包括它的黏性(visco-sity)与弹性(elasticity)和其极化性(polarizalility)。液晶的黏性和弹性从流体力学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具有排列性质的液体,依照作用力量不同的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效果。就好像是将一把短木棍扔进流动的河水中,短木棍随着河水流着,起初显得凌乱,过了一会儿,所有短木棍的长轴都自然的变成与河水流动的方向一致,这表示着次黏性最低的流动方式,也是流动自由能最低的一个物理模型。 此外,液晶除了有黏性的反应外,还具有弹性的反应,它们都是对于外加的力量,呈现了方向性的效果。也因此光线射入液晶物质中,必然会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进,产生了自然的偏转现像。至于液晶分子中的电子结构,都具备着很强的电子共轭运动能力,所以当液晶分子受到外加电场的作用,便很容易的被极化产生感应偶极性(induced dipolar),这也是液晶分子之间互相作用力量的来源。而一般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就是是利用液晶的光电效应,藉由外部的电压控制,再透过液晶分子的折射特性,以及对光线的旋转能力来获得亮暗情况(或著称为可视光学的对比),进而达到显像的目的。4. 液晶显示器的种类 液晶显示器,英文通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依驱动方式来分类可分为静态驱动(Static)、单纯矩阵驱动(Simple Matrix)以及主动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三种。其中,被动矩阵型又可分为扭转式向列型(Twisted Nematic;TN)、超扭转式向列型(Super Twisted Nematic;STN)及其它被动矩阵驱动液晶显示器;而主动矩阵型大致可区分为薄膜式晶体管型(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及二端子二极管型(Metal/Insulator/Metal;MIM)二种方式。(详细的分类请参考附图)TN、STN及TFT型液晶显示器因其利用液晶分子扭转原理之不同,在视角、彩色、对比及动画显示品质上有高低程次之差别,使其在产品的应用范围分类亦有明显区隔。以目前液晶显示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以及层次而言,主动式矩阵驱动技术是以薄膜式晶体管型(TFT)为主流,多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及动画、影像处理产品。而单纯矩阵驱动技术目前则以扭转向列(TN)、以及超扭转向列(STN)为主,目前的应用多以文书处理器以及消费性产品为主。在这之中,TFT液晶显示器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需求较高,而TN及STN所需的技术及资金需求则相对较低。5. 液晶显示器的运作原理 如以上所提,目前液晶显示技术大多以TN、STN、TFT三种技术为主轴,因此我们就这从这三种技术来探讨它们的运作原理。 TN型的液晶显示技术可说是液晶显示器中最基本的,而之后其它种类的液晶显示器也可说是以TN型为原点来加以改良。同样的,它的运作原理也较其它技术来的简单,请读者参照下方的图片。图中所表示的是TN型液晶显示器的简易构造图,包括了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光板,具有细纹沟槽的配向膜,液晶材料以及导电的玻璃基板。 其显像原理是将液晶材料置于两片贴附光轴垂直偏光板之透明导电玻璃间,液晶分子会依配向膜的细沟槽方向依序旋转排列,如果电场未形成,光线会顺利的从偏光板射入,依液晶分子旋转其行进方向,然后从另一边射出。如果在两片导电玻璃通电之后,两片玻璃间会造成电场,进而影响其间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其分子棒进行扭转,光线便无法穿透,进而遮住光源。这样所得到光暗对比的现象,叫做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简称TNFE(twisted nematic field effect)。在电子产品中所用的液晶显示器,几乎都是用扭转式向列场效应原理所制成。STN型的显示原理也似类似,如下图,不同的是TN扭转式向列场效应的液晶分子是将入射光旋转90度,而STN超扭转式向列场效应是将入射光旋转180~270度。 要在这边说明的是,单纯的TN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情形(或称黑白),并没有办法做到色彩的变化。而STN液晶显示器牵涉液晶材料的关系,以及光线的干涉现象,因此显示的色调都以淡绿色与橘色为主。但如果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加上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之任一像素(pixel)分成三个子像素(sub-pixel),分别透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再经由三原色比例之调和,也可以显示出全彩模式的色彩。另外,TN型的液晶显示器如果显示屏幕做的越大,其屏幕对比度就会显得较差,不过藉由STN的改良技术,则可以弥补对比度不足的情况。6. 液晶屏幕的驱动方式 在TN与STN型的液晶显示器中,所使用单纯驱动电极的方式,都是采用X、Y轴的交叉方式来驱动,如下图所示,因此如果显示部份越做越大的话,那么中心部份的电极反应时间可能就会比较久。而为了让屏幕显示一致,整体速度上就会变慢。讲的简单一点,就好像是CRT显示器的屏幕更新频率不够快,那是使用者就会感到屏幕闪烁、跳动;或着是当需要快速3D动画显示时,但显示器的显示速度却无法跟上,显示出来的要果可能就会有延迟的现象。所以,早期的液晶显示器在尺寸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并不适合拿来看电影、或是玩3D游戏。 为了改善此一情形,后来液晶显示技术采用了主动式矩阵(active-matrix addressing)的方式来驱动,这是目前达到高数据密度液晶显示效果的理想装置,且分辨率极高。方法是利用薄膜技术所做成的硅晶体管电极,利用扫描法来选择任意一个显示点(pixel)的开与关。这其实是利用薄膜式晶体管的非线性功能来取代不易控制的液晶非线性功能。 如上图,在TFT型液晶显器中,导电玻璃上画上网状的细小线路,电极则由是薄膜式晶体管所排列而成的矩阵开关,在每个线路相交的地方则有着一弄控制匣,虽然驱动讯号快速地在各显示点扫瞄而过,但只有电极上晶体管矩阵中被选择的显示点得到足以驱动液晶分子的电压,使液晶分子轴转向而成「亮」的对比,不被选择的显示点自然就是「暗」的对比,也因此避免了显示功能对液晶电场效应能力的依靠。7. TFT型液晶显示器的运作原理 TFT型的液晶显示器较为复杂,主要的构成包括了,荧光管、导光板、偏光板、滤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晶体管等等。首先液晶显示器必须先利用背光源,也就是荧光灯管投射出光源,这些光源会先经过一个偏光板然后再经过液晶,这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进而改变穿透液晶的光线角度。然后这些光线接下来还必须经过前方的彩色的滤光膜与另一块偏光板。因此我们只要改变刺激液晶的电压值就可以控制最后出现的光线强度与色彩,并进而能在液晶面板上变化出有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了。
液晶显示器基本原理:来自主机的视频信号通过信号线送入液晶显示器内视频板,视频板接收到视频信号后,由视频板主芯片发出控制指令,分两路,一路通过屏线将视频信号送到液晶屏幕控制电路,通过改变液晶屏幕内液晶分子不同程度的扭曲达到显示画面的效果。由于液晶屏幕本身不会发光,因此还需要有背光源使用者才可以看到屏幕上显示的画面。这就是第二路控制信号,第二路控制信号送到显示器升压板,用于控制点亮液晶显示器背光源,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显示的画面了。液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
有的
文章TAG:什么是液晶屏y轴什么液晶液晶屏

最近更新

  • 美的豆浆机怎么不烧,豆浆机 光转不加热美的豆浆机怎么不烧,豆浆机 光转不加热

    豆浆机光转不加热2,豆浆机烧不开怎么回事3,美的豆浆机加热为什么不工作1,豆浆机光转不加热线路板出故障了,故障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受潮,一种是电子原器件烧坏。所以建议你找懂电器维修的人拆.....

    问答 日期:2024-03-01

  • 如何看懂电磁炉电路图,电磁炉的电路图是什么样的如何看懂电磁炉电路图,电磁炉的电路图是什么样的

    电磁炉的电路图是什么样的2,怎样一眼就看出电磁炉主板上的电路是电流检测电路能通过它旁边的3,如何看懂电磁炉电路4,怎么看懂电磁炉电路图5,电磁炉实物图的工作原理怎么看1,电磁炉的电路图.....

    问答 日期:2024-03-01

  • LT4619P怎么连接网线,TCL网络电视怎么连接网线才能上网啊LT4619P怎么连接网线,TCL网络电视怎么连接网线才能上网啊

    TCL网络电视怎么连接网线才能上网啊2,长虹lt4619p怎么连接网络3,电脑的网线怎么连接4,长虹电视LT4619P可以插无线网卡吗5,海信电视怎么连接网线6,长虹液晶电视倒屏在总线里调哪一项7,tcl电视.....

    问答 日期:2024-03-01

  • 冰箱漏气怎么修,冰箱漏气怎么办冰箱漏气怎么修,冰箱漏气怎么办

    冰箱漏气怎么办2,冰箱漏气怎么处理3,冰箱的压缩机漏气怎样查修4,冰箱制冷漏气怎么修5,冰箱低压漏气怎么维修6,冰箱漏气怎么办7,不小心把冰箱下面扎漏气还漏油怎么办8,请教下冰箱漏气维修的全.....

    问答 日期:2024-03-01

  • 三星显示器黑屏怎么调节,三星275e5e屏怎么调亮一点三星显示器黑屏怎么调节,三星275e5e屏怎么调亮一点

    三星275e5e屏怎么调亮一点2,三星sa350黑屏解决办法3,三星显示器屏幕打不开怎么办4,三星显示器黑屏原因是什么5,三星显示器怎么手动调颜色和亮度啊1,三星275e5e屏怎么调亮一点点设置,点显示,就.....

    问答 日期:2024-03-01

  • 电脑wifi用不了怎么修,笔记本电脑无法连接无线网怎么办电脑wifi用不了怎么修,笔记本电脑无法连接无线网怎么办

    笔记本电脑无法连接无线网怎么办2,我的笔记本电脑突然连不上无线网了显示为WLAN被禁用该怎么办3,笔记本电脑wifi信号显示未连接不可用该如何操作能连接上wifi搜1,笔记本电脑无法连接无线.....

    问答 日期:2024-03-01

  • 加一次氟能用多久,空调加一压氟用多久加一次氟能用多久,空调加一压氟用多久

    空调加一压氟用多久2,汽车空调加一次氟能用多长时间3,三菱电机空调加一次氟能用多久4,空调充一次氟能用多久5,空调加氟能用多长时间空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氟6,一次氟多少钱加一次能用多久7.....

    问答 日期:2024-02-29

  • 松下传真机怎么给信号,松下KXFT982CN接传真时 是不是按传真开始键给对方信号啊拿的松下传真机怎么给信号,松下KXFT982CN接传真时 是不是按传真开始键给对方信号啊拿的

    松下KXFT982CN接传真时是不是按传真开始键给对方信号啊拿的2,松下传真kxmb778cn怎样给信号怎样接收传真急急急3,电话连到松下传真机上来传真时如果是用电话接的要怎样给信号1,松下KXFT982.....

    问答 日期:2024-02-29

相关文章